紅配綠賽狗屁紅配紫(紅配綠賽狗屁)
2023-05-22 05:17:21
民間往往流傳著一句話,「紅配綠,賽狗屁」。乍一聽,是有點道理。
因為飽和度高的綠色和紅色之間整整隔了180度,是相排斥的兩個顏色。這就說明,紅和綠的撞色會形成色彩對比的極大的視覺反差,並且強烈刺激著我們的眼睛。
比如當初張馨予的紅毯服,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失敗案例。
然而,實際上紅配綠用得好,那可是非常高級的!
前不久,河南衛視繼歌舞節目《唐宮夜宴》後又上了熱搜,推出的中國舞《祈》水下飛天洛神一舞,立馬火遍網絡!
一段水下舞蹈,再現了曹植《洛神賦》的唯美意境:「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綠色系與紅色系的紗裙在水下交相輝映,烘託出了充滿詩意的浪漫氣氛,這般直指人心的「紅配綠」色彩其實代表著流傳千年的中國傳統的美學趣味。
河南春晚之前的舞蹈《唐宮夜宴》也是如此,靈動嬌俏的舞姿讓人們看到了別樣的豐腴身韻,低飽和度的古典配色也讓無數觀眾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由此可見,紅配綠只要配得好,其實是非常傳統古典的配色。
傳世名畫《洛神賦圖》,它不僅是現存中國古畫中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同時也開創了中國傳統繪畫長卷的先河。
從畫卷上,可見「紅配綠」服裝搭配的洛神不僅毫不俗氣,反而更顯正氣端莊。
《洛神賦》中一句「灼若芙蕖出淥波」,石榴色與淥波色紗裙伴隨著舞蹈動作在水下翩翩起舞,穿越千年又直指人心。
如果仔細觀察咱們的古建築,不難發現大多都採用了紅配綠。
古人認為,春木蘭發之色為綠,乃生命之色,象徵著生命力之旺盛,以此來表示對「後代」成長寄予的厚望。而朱紅色,又稱中國紅,吸納了最具生命力的元素,並且紅色有驅逐邪惡的功能。
壁畫上更是比比皆是。
而服飾上的「紅配綠」早在盛世大唐就有跡可循,在當時還沒有男女雙方都得穿大紅色禮服這一說,新郎的禮服是緋紅色的,而新娘的禮服是青綠色。沒錯,這種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是死亡配色的大面積紅配綠,在唐朝卻是極為正式和莊重的搭配。
到了宋朝,婚禮的禮服基本延續了唐朝禮服的青綠色和紅色,這點在馮紹峰和趙麗穎的定情之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可見一斑。倆人在戲中喜結連理的重頭戲是全劇最濃重色彩的一筆,雙方禮服大面積的紅配綠,既華美又不失莊重。「明蘭」鳳冠霞帔,大紅大綠的穿搭卻顯得格外高級!
曹雪芹的《紅樓夢》也大量運用了紅與綠兩種色彩基調,在桃紅柳綠、穿紅著綠的紅樓世界中極盡搭配組合之妙,不同服飾及色彩表現出其獨特的象徵意義。
鶯兒道:「汗巾子是什麼顏色?」寶玉道:「大紅的。」鶯兒道:「大紅的須是黑絡子才好看,或是石青的,才壓得住顏色。」寶玉道:「松花色配什麼?」鶯兒道:「松花配桃紅。」寶玉笑道:「這才嬌豔。再要雅淡之中帶些嬌豔。」鶯兒道:「蔥綠柳黃可倒還雅致。」寶玉道:「也罷了。也打一條桃紅,再打一條蔥綠。」
到了明朝晚期,隨著服飾制度沒有那麼嚴格後,大紅大綠便在民間流行了起來。比如紅綠彩陶瓷,皮影戲的影人等等,在當時民間這種大紅大綠的審美傾向表現到極致。
由此可見只要在顏色面積上的適當選取和撞色,呈現出的效果既大膽醒目又不會顯得過於突兀,或許這才是「紅配綠」的真正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