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看大熊貓有多難(全球連線日本民眾與)
2023-05-22 06:25:52 2
新華社東京9月29日電(記者姜俏梅)為慶祝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日本郵政9月29日發售以大熊貓為主題的紀念郵票。半個世紀來,中國「國寶」大熊貓深受日本人民喜愛,作為中日友好感情的紐帶,見證兩國友好交往史。
請看新華社記者從前方發回的報導——
「熊貓外交」的小故事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政府正式籤署《中日聯合聲明》,實現了邦交正常化。
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外孫女渡邊滿子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回憶起一段往事:「邦交正常化談判大功告成後,姬外長(時任中國外交部長姬鵬飛)遞給大平一張紙條說,作為友好象徵,(中國政府)決定把這個(禮物)贈送給日本。大平望著紙條上寫的『大熊貓』疑惑地問,『這是熊?還是貓?』」
半個世紀以來,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無疑已經成為日本民眾最為熟悉和喜愛的友好使者。
1972年11月,中國大熊貓「康康」和「蘭蘭」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第一次和觀眾見面時,成為日本新聞界的採訪中心。新華社發
1972年10月28日,第一批旅日大熊貓「康康」和「蘭蘭」乘專機抵達東京,時任內閣官房長官二階堂進親自前往機場迎接。從機場到上野動物園,一路由警車開道、百餘名警備人員護送。同年11月初,「康康」和「蘭蘭」首次公開亮相時,6萬名遊客將上野動物園擠得水洩不通。次年,上野動物園入場人數創下920萬人的最高紀錄。日本動漫《櫻桃小丸子》曾再現當時全民轟動爭相一睹大熊貓的場面。
半個世紀來,更多大熊貓抵達日本,成為日本多地最受喜愛的「動物明星」。以上野動物園為例,園內大熊貓家族每次「添丁」喜訊,不僅會登上日本新聞頭條,還會給周邊餐館、商店帶來經濟效益,幼崽命名的徵集活動也總能吸引大批日本民眾積極參與。
這是2021年8月5日拍攝的大熊貓幼崽「蕾蕾」(左)和「曉曉」(右)。新華社發(東京動物園協會供圖)
2021年6月23日,上野動物園大熊貓媽媽「仙女」誕下一對「龍鳳胎」。今年1月12日,龍鳳胎幼崽「曉曉」和「蕾蕾」首次公開亮相。受新冠疫情影響,當天只有抽籤被選中的幸運兒才有機會一睹它們的風採,中籤率僅有1/348。當天,來自橫濱的荒井女士表示,希望日中兩國以大熊貓作為紐帶永遠友好下去。
中日合作典範
和歌山縣白浜町的「冒險世界」樂園有一個龐大的熊貓家族。
在「冒險世界」出生的大熊貓寶寶名字都會被冠以「浜」字,目前17隻「浜」字輩大熊貓有11隻已被送還中國。2020年11月22日,「冒險世界」迎來第17隻大熊貓幼崽「楓浜」。她的媽媽「良浜」是在「冒險世界」誕生的首隻大熊貓,先後7次生產、一共誕下10個寶寶。爸爸「永明」今年9月剛過30歲生日,是16隻大熊貓幼崽的父親。
這是2021年11月22日在日本和歌山縣拍攝的大熊貓幼崽「楓浜」生日會現場。新華社記者姜俏梅攝
「冒險世界」在大熊貓國際合作中繁殖產仔數量最多,成為海外最大的大熊貓人工圈養種群。「冒險世界」方面表示,這一碩果得益於他們與中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自1994年以來的國際科研合作。園長今津孝二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今後進一步深化日中兩國交流。
肩負特殊使命
今年9月16日,雌性大熊貓「旦旦」在日本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度過27歲生日。
神戶市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受災慘重。當時的市政府提出,希望能與中方共同展開大熊貓飼養繁育研究,為正在災後重建中的市民帶來慰藉和鼓舞。這個請求獲得中方積極響應。「旦旦」和雄性大熊貓「興興」肩負特殊使命於2000年抵達王子動物園,立即在當地掀起一股熱潮。至今,仍有「鐵桿粉絲」動情回憶說,大熊貓的到來給自己注入了勇氣。
2000年7月28日,日本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舉行儀式,歡迎到該園作客的一對中國大熊貓。這是兩名日本兒童在觀看大熊貓。新華社發
「旦旦」一直是王子動物園最受矚目的明星。2020年,神戶地方郵政部門還發售過一套主題為「感謝旦旦」的紀念郵票。由於「旦旦」患上心臟病,園方決定自今年3月起暫停其公開露面,但仍每天在社交媒體上展示它的動態以饗廣大粉絲。
王子動物園園長加古裕二郎告訴新華社記者:「大熊貓是日中友好的象徵。22年來,『旦旦』收穫了日本以及全世界民眾的喜愛。王子動物園以 『旦旦』為紐帶與中方保持良好關係,希望這種關係還將延續到下一個五十年。」(視頻記者:李光正;剪輯:沈浩洋;編輯:馬曉燕、孫浩、王科文)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