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狗酷我有什麼用(酷狗酷我頻繁整合)
2023-05-21 21:29:58 1
繼「天天動聽」變身「阿里星球」後,酷狗酷我也再度傳來整合消息。在酷狗酷我近日對外發布的消息中,「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悄然更名合併為「酷酷音樂集團」,而據行業人士透露,「酷酷音樂」更名已久,只是之前尚未公布。
雙酷合併,意喻新一輪的整合完成,這一次,「海洋音樂」不再出現,領導人相應的Title也都改姓「酷」了。在經歷了2015年上市大計的「泡湯」之後,海洋音樂疑似改頭換面重新出發,再次釋放合併消息,也很難讓外界不與其新一輪的上市動機產生聯想。
不過對於此次「再次衝擊上市」,結局可能仍舊「全都是泡沫」。
相較於酷狗,海洋的名頭實屬名不見經傳,但在背著海洋上市的道路上,酷狗卻絕對是衝鋒陷陣的排頭大將。對於酷狗的賣力,其實早在去年酷我、海洋剛合併時就有分析給出了解答:長期以來,酷狗的確是在各種數據上做到了行業的前列,但在最核心的營收變現上,酷狗卻始終沒有得到突破,甚至難以維生;缺乏可以背靠的大樹,並欠缺產品創新力,時間越長,酷狗的泡沫就越多,而牽手宿敵酷我、同謀上市獲利就是唯一的出路。
根據最近新音樂產業觀察推出的中國音樂消費報告,酷狗音樂的包月用戶僅佔全國整體用戶的5%,而酷我已不在計算中。「虛有其表」的用戶數據與用戶消費意願呈現兩極化反差,不僅讓酷狗酷我的商業價值只剩水分,同時也暴露了其在面臨上市的當口,已無心從本質出發專心做音樂的問題,也難怪會在酷音樂盛典中因提前關閉「現場人氣王」獎而陷入「圈錢」醜聞。
用一個詞來總結,酷狗酷我現在做的就是上市前的「造勢」:論用戶,我有;論版權,我有;論商業模式,我也有。但扒開來看,酷狗酷我所做的幾乎都是沒有靈魂的模式複製,做直播、開電臺、做盛典,走的都是YY、豆瓣和騰訊的老路,而結果也並沒有超越甚至追上前者,反而是太過於著力在用免費換取用戶,不僅自身的營收痛點沒有解決,反而拖慢了「音樂價值」的建設腳步,甚至偶爾還因趨利而忘記音樂初衷,如前陣子與JYP的高調合作,就被網友爆出之前酷我大力抵制JYP的聲明。
回過頭來看「酷酷音樂」的這次整合,表面上,是兩大數位音樂巨頭的深度聯合,但本質上卻只是一個更名而已,所配合的音樂事件也不過是又籤下一個音樂版權。對比同期更名的「阿里星球」快準狠地開發泛娛樂交易,「酷酷」在音樂上依然缺乏誠意,若產品進一步修改或融合,還有可能因動搖用戶的使用習慣而流失掉救命稻草般的數據,至於上市,可能就得再等一陣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