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三個精神(賡續辛亥革命的)
2023-05-19 03:34:08 2
辛亥革命三個精神?10月9日,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和重大意義,呼籲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發揚孫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精神,攜手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繼續奮勇前進撫今追昔,以史為鑑廣大青年幹部應當賡續辛亥革命的「三種精神」,不斷學習和弘揚辛亥革命的愛國主義精神、擔當精神和奮鬥精神,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辛亥革命三個精神?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辛亥革命三個精神
10月9日,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評價了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和重大意義,呼籲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發揚孫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精神,攜手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繼續奮勇前進。撫今追昔,以史為鑑。廣大青年幹部應當賡續辛亥革命的「三種精神」,不斷學習和弘揚辛亥革命的愛國主義精神、擔當精神和奮鬥精神。
天下為公,賡續「革命信仰高於天」的愛國主義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在帝國主義大舉入侵、中華民族存亡絕續的危急關頭,無數仁人志士團結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殫精竭慮。革命黨人、愛國志士們廣泛傳播革命思想,積極興起進步浪潮,接連發動武裝起義,推動了革命大勢的形成。武昌城頭的一聲槍聲,徹底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革命信仰高於天」,愛國主義精神無遠弗屆,無堅不摧。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喚醒了億萬群眾的愛國思想,使之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
不負人民,賡續「亟拯斯民於水火」的擔當精神。「革命就是要除去人民的那些憂愁,替人民謀幸福」。在民族危難之際,孫中山先生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高揚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鬥爭旗幟,傳播民主共和理念。為了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兩座大山」,無數仁人志士抱著「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豪情壯志,前赴後繼、浴血奮戰,以生命、青春與熱血,「肩住了黑暗的閘門」,開啟了「亞洲的覺醒」。歷經百年風雨滄桑,站在新的徵程上,廣大青年幹部應時刻牢記「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不變初衷,勇挑重擔,奮發有為,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實幹苦幹、砥礪前行,在火熱實踐中增強「越是艱難越向前」的魄力,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自強不息,賡續「同志仍需努力」的奮鬥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英勇奮鬥來實現。」孫中山一生堅持「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他在彌留之際,仍然念念不忘「和平、奮鬥、救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重道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歷經百年風雨滄桑,站在新的徵程上,我們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接好革命精神的「接力棒」,時刻保持保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以敢同惡鬼爭高下,不向霸王讓寸分」的勇氣,「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銳氣,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
(昌平區延壽鎮 劉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