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到底幹了些什麼(胡適到底幹了些什麼)
2023-04-23 23:42:57 1
一提胡適,就是大名鼎鼎的胡博士。他一生裡,共擁有多少個「博士」頭銜?說出來都驚人,共35個(也有說36個的)。其中在美國就獲得了33個。另外兩個,一個是在加拿大,一個是在香港。
胡適,公元1891年出生在江蘇省松江府川沙縣,也就是如今的上海浦東新區。堪稱自幼就是神童一枚。9歲時開始《資治通鑑》了。19歲那年,也就是公元1910年,他留學去了美國。
而當時的中國,正處於風雲際會之時。一年多後,清朝就滅亡了,隨後就是一連串的歷史大事件。雖國內風起雲湧,但胡適在美國卻過得相當順利,先是拿到學位證書,隨後便師從杜威,胡適開始向博士學位,發起了衝擊。
公元1917年,此刻的陳獨秀已經來到了北大,同時也把《新青年》帶到了北京。就在他編纂刊物時,一篇來自海外的,名叫:《文學改良芻議》的稿件,讓陳獨秀眼前一亮,大呼過癮!
沒錯,這篇稿件正是出自胡適之手。陳獨秀慧眼識人,認定了這位留洋的年輕人,前途不可限量,故而陳獨秀力排眾議,促成了胡適來北大當教授。
當時胡適才26歲,接到陳獨秀的邀請後,啥也沒說,立刻收拾行囊欣然赴約,全然不顧他的論文答辯,還沒有進行。也就是說,在胡適回國之時,他根本就沒有拿到博士學位。而這個博士學位,直到十年後,胡適才拿到了手。
但這並不妨礙胡適來到北大後,以博士自居,並很快就成為了耀眼的文化明星,當然說他是風流才子也沒啥大錯,畢竟那時的胡適年輕儒雅,連女朋友都沒有,自然就吸引了大批女性。
隨後,便是光照史冊的五四運動,陳獨秀是旗手,而胡適、魯迅等則是同一戰壕的戰友幹將,不過後來,兩人卻分道揚鑣了。
魯迅在《阿Q正傳》的序言中,曾點名胡適,要求他對阿Q進行考證。原文如下:
這是為何?原來胡適對《西遊記》和《紅樓夢》進行過深入考證。比如在民國時《西遊記》的作者是誰?一直爭論不休,是胡適和魯迅兩人,共同考據出了是吳承恩,由此形成了定論。
對《紅樓夢》胡適貢獻也很大,開創了「紅學考證派」,講究要用詳實可靠的歷史資料。
所以,雖魯迅和胡適,最終因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分道揚鑣,但彼此還是很敬重和欣賞對方的學術造詣的。不同點僅在於,最終魯迅現實成為了「真的猛士」,而胡適卻變成了「狐仙」一枚。
那是在1938年,胡適被蔣介石點名,去做駐美大使。之所以如此安排胡適,蔣介石顯然是出於兩種考慮。
其一,希望藉助胡適深厚的美國背景和人脈啥的,為中國的抗戰,爭取到美國的物資等支持。
其二,就是胡適以反戰為幌子,公然鼓吹「抗戰必敗」。
如胡適曾這樣評價抗戰:問題重心是我們怎麼打?拿什麼去抗日?我們陸軍的裝備和訓練均甚劣,即無海軍,實際上也沒有空軍,也沒有足以支撐抗戰的國防工業,我們拿什麼去抗戰呢?
可想而知,以胡適當時的身份和影響力,他這麼一腦子「清醒必敗」,其實就是「精緻利己」,會造成怎樣的惡劣影響。也難怪魯迅跟他分道揚鑣後,會那麼「罵他」,可謂一眼就看到了胡適,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
正是基於這兩點原因,蔣介石乾脆把胡適扔到美國,其實蔣介石最大的考量,便是害怕胡適腿一軟,「清醒地跪下投降」。
但讓蔣介石憤怒的是,胡適到了美國後,卻熱衷於在各個美國大學內演講,刷存在感,一口氣給自己搞來了十多個榮譽博士的頭銜。而蔣介石最想要的支援,對不起,根本不在胡適的計劃之內,是一點也沒得到。
由此,氣壞了蔣介石,在日記中點評胡適:乃文人名流之典範……不惜借外國之勢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損害國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彼在美四年,除為個人謀得名譽博士十餘位外,對於國家和戰事毫無貢獻!
隨後蔣介石覺得還不解氣,再次點評胡適:此人實為最無品格之文化買辦,無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危害國家,為害民族文化之蟊賊……
就這樣,胡適從新文化運動啟蒙者,被定位在「狐仙」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莫大的諷刺。這同時也是為何,胡適雖擁有35個博士學位,但論起影響力來,卻比魯迅先生差太遠的原因。畢竟,「真的猛士」一出,豈容妖孽橫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