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佔卜用活龜嗎(南朝奇人柳世隆花上萬買只老龜)
2023-04-23 22:13:23 1
地界之動物神與老虎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古人認為,萬物有靈,能喘氣的動物,自然更有靈性了。
動物神,更多地表現為圖騰。因為有如老虎、毒蛇、惡狼這些劣性動物存在,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很大的威脅,人們便認為其身上有一種神力,加以崇拜。感恩的同地,更多是,更多成分是畏懼。
動物與人類一樣,是有生命的,與人類關係密切,人類的好多生活資料都是從動物身上獲取的,如食用的肉、禦寒遮羞的皮、毛等。為了表達謝意,人們敬奉這種動物。如在河姆渡遺址上便出刻有豬的陶器用品。
在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發現的興隆窪遺址,年代在公元前6200年至公元前5400間,出土的器物上已刻有蚌雕魚紋。在仰韶文化遺址上出土的彩陶中,魚、龜、鳥、鹿的形象更多,推測是動物崇拜的現象。
中國古人對動物神靈的崇拜異常豐富,禽、獸、魚,都有崇拜。從民俗文化來看,龍、虎、熊、麒麟、鳥、龜、狗、豬、雞、蛇等動物神靈,比較受寵。連蝗蟲這樣的害蟲,古時也被認為是神。
中國有一種「五蟲理論」,把五種動物與方位、顏色、季節等聯繫起來,並據此作出佔卜釋評。這是古代中國五行家的創意,根據《禮記·月令》等古代文獻,有如下的關係:
鱗蟲、羽蟲、裸蟲、毛蟲、介蟲是先秦時對高等動物的分類。鱗蟲代表魚、龍等有鱗動物,羽蟲代表鳥這類長羽毛的動物,介蟲代表龜、鱉等有甲動物,毛蟲代表獸一類有毛動物。
而倮蟲,是象人一檔的無鱗無甲無翅膀不長毛這類動物,人是其中的最高等,是聖人。
在「五蟲理論」下,除去人類自身,剩下了龍、鳳、鱗、龜這四大動物,便稱為「四靈」,四種最有靈性的動物。但民間則把鱗用虎來替代,這樣堪輿(風水)術中便有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說法。
「四靈說」的確立,進一步強化了人類對這些動物神靈的崇拜。
其中,在「四靈」最不太張揚的龜,以長壽著稱,認為是神龜,最為神秘。
龜有多種說法,如玄武,就被認為是北方神龜。有的民俗學者認為,玄武有龜蛇一說,但並不是龜、蛇兩種動物,而是北方這種龜常負蛇而行,因此才添上了蛇。因為有一種龜輕易就能將厲害的長蛇弄死吃掉,古人覺得龜很勇敢,於是名之為「武」;再與北方的黑色本配,就成了「北玄武」。
龜和蛇的故事很多。《庶齋老學叢談》引《廬江郡志》載漅湖事:「昔有巫媼居縣,有老叟曰:「石龜口出血,此地陷為湖。」未幾有人以豬血置龜口,巫媼見之南走,其地遂陷。
同一則故事又引注李膺《益州記》:邛都縣有老姥家貧,每食有小蛇在床,姥憐而食之,後長丈餘。令有駿馬,蛇吸殺之,令怒殺姥。蛇為姥報仇,每夜聞風雷之聲四十餘日,百姓相見鹹驚語:「汝頭那戴魚。」是夜方四十裡俱陷為湖,唯姥宅無恙,至今猶存。
古人龜崇拜歷史也很早,出土的西周時期的銅器中,經常能看到「龜文」,這是圖騰標誌。因龜身上有靈性,於是古人想到了用龜骨佔卜,這在殷商時代特別盛行,殷墟中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就說明了當提龜卜的風俗。
南朝時的奇人柳世隆,花了上萬元錢買了一隻老龜。他花這麼大錢買一隻龜,可不是當寵物養的,就是用來佔卜的——這是一般人想不到,也玩不了的。
中國最早的佔卜奇書《洪範五行傳》稱,「龜之言久也,千歲而靈。此禽獸而知吉兇也。」柳世隆則認為,「龜一千二百歲,可卜天地始終。」
這些話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如果龜活到了1000歲,就會有靈性,能預知兇吉;活到1200歲,則可以知天文地理,卜算出人的生死、國運的長短。
柳世隆的佔卜書,便取名《龜經秘要》,可見龜在過去是多麼神,又多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