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興仁市的紅色人物事跡(文山紅色故事王建川)
2023-04-24 00:14:58 1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步兵1營3連戰士王建川,1964年10月出生於硯山縣者臘鄉布那村委會黑泥衝村,是一名壯族小夥,1984年4月28日,王建川在邊境戰鬥中光榮犧牲,年僅19歲,被追記三等功。
王建川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壯族家庭,在家裡6個孩子中排行第二。1979年初中畢業後,為減輕父母的負擔,王建川選擇回家務農。1983年底,邊境戰事正處在緊張階段,在家務農的王建川積極響應祖國號召,踴躍報名參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步兵1營3連的一名戰士。
陸軍第14集團軍是參戰最多、英模最多、烈士最多的集團軍部隊,被譽為「叢林猛虎」「南疆長城」,是一支戰功赫赫、英雄輩出的鋼鐵勁旅。王建川在這支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裡得到了很好的鍛造和錘鍊,傳承了這支部隊的血性虎氣和英雄基因。1983年12月5日 ,40師領受收復老山地區的作戰任務,負責攻擊並佔領老山主峰,其中,118團3個營作為主攻部隊,王建川所在的1營為穿插營,在戰鬥打響前即秘密摸到敵軍防禦陣地後方的縱深地帶埋伏。
戰前,剛入伍不久的王建川滿腔熱血地向黨支部遞交了決心書:「我決心在這場戰鬥中,不怕苦,不怕犧牲,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寧上前一步死,不後退半步生,讓自己的青春在戰場上發光吧!」這是一個年輕戰士鄭重地承諾:為了祖國,哪怕犧牲生命,血染戰旗,也在所不惜!
1984年4月,收復老山地區的戰鬥打響。在這次戰鬥中王建川英勇頑強,靈活機動,衝鋒在前,和戰友們一道勝利地完成了組織交給的戰鬥任務,順利攻克了77號高地。4月28日,王建川背著受傷的排長隨部隊由42號高地向57號高地轉移,途中遭到敵軍炮襲,一顆炮彈落在王建川身邊,王建川及身旁5名戰友當場犧牲。
入伍後的王建川一直堅持寫日記,整整寫了兩本,準備在邊境戰爭結束後,作為獻給母親的禮物。但是,年輕的生命,永遠地消逝在保衛祖國的戰火硝煙裡,再也沒有回來.....
戰場上,王建川給母親寫了一首詩---《寄給媽媽的日記》,表達了英雄兒女報效祖國的決心和對親人深深的眷戀。
當巡邏的腳步送走除夕,
媽媽,我送給你這本日記。
孩兒一年的徵塵、四季的足跡,
全部忠實地記在這裡。
當灶前的火光映紅了日記,
媽媽啊媽媽,
日記將給你帶去多少回憶。
童年的天真,
少年的頑皮,
如今化作了莊嚴的軍禮。
放心吧媽媽,
我已經懂得了「戰士」的含義,
當還擊侵略者的炮聲震撼大地,
媽媽,請你不要把孩兒惦記,
不付出代價怎能得到勝利?
戰士的決心早已融進槍膛裡,
為了祖國不惜血染戰旗!
再見吧媽媽,
孩兒即使在九泉也千聲萬聲呼喚您!
2015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視察駐滇部隊時,談到了陸軍第14集團軍19歲的烈士王建川在收復老山戰場上寫給母親的詩,稱讚他「為了祖國不惜血染戰旗」的軍人血性。
文山州委史志辦提供資料
本臺記者:羅佳貴
編輯:牟星
製作:黃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