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怎麼評分都低(上星劇如何一步步成為國產劇的)
2023-05-20 20:20:27
提起國產劇的標杆,正午陽光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存在,從早年的《闖關東》到近幾年大火的《戰長沙》、《琅琊榜》、《知否》……哪一部提起來不是交口稱讚的經典作品,可除了正午陽光之外,再難找出國產劇製作班底能初期左右的。
當然,近幾年國產劇的態勢發展良好,整體水平相較以往有很大提升,無論是演員的演技還是布景、道具,都顯示出國產劇想要走出困局的決心。
而在整個國產劇中,上星劇又是一個特別的存在。電視劇上星以後,就會在省級衛視上播出,不僅是對電視劇質量的肯定,也能增加曝光度。
可就是這樣一個原本應該是「香餑餑」的平臺,現在卻變成了國產劇的「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
那造成目前上星劇這種困境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覺得究其原因,無外乎這些。
平臺審核嚴格,自由度太低電視媒體尤其是省級衛視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官方、嚴肅的平臺,能在衛視上播出的電視劇首先就必須保證質量,低成本 、小製作在上星審核的最初應該就會被刷掉,另外,與現在社會價值觀不符,含有迷信、鬼神等情節的,也都很難上星播出。
因為上星審核的嚴格,所有製作方在題材選擇等就會非常受限,那能吸引觀眾的更加少,製作成本和收益不對等會讓很多製作方直接放棄這個平臺。
當然,上星劇的逐漸蕭條,更與網絡平臺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相比較時間固定,廣告冗長的電視,網絡視頻平臺則更靈活,選擇範圍廣,廣告時間短。
加之近幾年網劇的迅猛崛起,其在劇集質量、演員演技等方面與上星劇並沒有很大出入,但網劇題材的選擇卻又靈活很多,更能吸引觀眾的目光,兩者相較,上星劇落寞是大勢所趨。
相比起網劇,上星劇更容易遭到胡亂剪輯,例如之前的《楚喬傳》、《流淌的美好時光》等,都被胡亂剪輯,劇情重複,四十多分鐘的電視劇,前十分鐘的前情提要,後十分鐘的下集預告,中間只剩二十幾分鐘,還大部分都是配角的劇情,網友吐槽劇情只在預告中。
而近幾年網劇卻出現了很多好口碑的作品,像《白夜追兇》、《延禧攻略》、《河神》等,他們不僅劇情、題材吸引人,邏輯經得起推敲,演技也過關,而且在同樣條件下,觀眾對於網劇的寬容度也更高一些,這樣看來,上星劇真的就是「雞肋」般的存在了。
那上星劇就真的毫無前途可言了嗎?當然不是,能在上星衛視上播出,本身就是對電視劇的一種肯定,而上星之後的電視劇在各類獎項的評選、對演員的前途都是一種認可,但是在現在的電視劇發展模式下,上星劇想要在網劇高速發展的時代保住自己的地位,還需要走很多路。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觀眾保持尊重。觀眾是電視劇發展動力,他們的喜好幾乎主導了整個電視劇產業的發展,例如,觀眾對演員演技的要求直接導致無演技流量明星的接劇率和片酬降低;觀眾對五毛特效的吐槽,也更加大了製作方對後期的投入……這些都是觀眾無形當中主導的。
電視劇直接服務於觀眾,而一部好的上星劇不僅需要製作方的努力,還需要衛視的支持,在保證電視劇質量的前提下,如何將這部劇更好地呈現給觀眾則是衛視地工作,而在播放允許地範圍內,最大限度地保證電視劇地品質才是王道。
期待我們的國產劇能找回品質,重回巔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