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企業管理指南(一年之計走進老王的綠色)
2023-04-20 00:31:47 1
綠色企業管理指南?央廣網北京2月26日消息(記者許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在湖北武漢,不少蔬菜基地進入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時候特別策劃《一年之計》,走進武漢東西湖區的田間地頭,聽《老王的綠色「工廠」》帶領社員致富的故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綠色企業管理指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綠色企業管理指南
央廣網北京2月26日消息(記者許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在湖北武漢,不少蔬菜基地進入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時候。特別策劃《一年之計》,走進武漢東西湖區的田間地頭,聽《老王的綠色「工廠」》帶領社員致富的故事。
這裡是位於武漢東西湖區的一家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建兵正在仔細察看番茄的長勢。綠油油、個頭大、沒有裂口,王建兵臉上剛有笑意,合作社的老把式曾慶文馬上提醒,還不能掉以輕心,3月初的管理很關鍵。
曾慶文:收成現在還不敢說,進入三月份,雨水季節,怕它爛果,三月中旬一過就好了。
天氣不錯,陽光撒在蔬菜大棚上,有點晃眼。社員們正在給蔬菜大棚開窗通風,多雨的季節裡,想要番茄產量高,除了不浪費每一次好天氣,還得多花點別的心思。
曾慶文:我前面有個盆子,裡面裝了燒烤的竹炭。
王建兵:在大棚裡能起到兩個作用,第一是增溫,第二是吸附裡面的溼度。
這個大棚裡的番茄,需要掐枝搭線,預計3月中旬上市;另一個大棚裡,社員們忙著耕整土地,準備種豇豆。王建兵說,設施蔬菜的一大優勢就是能打個時間差,提前上市賣個好價錢。
王建兵:我們三月中旬上市,菜價賣到三塊五、四塊,甚至於五塊人民幣。因為彌補了市場空缺,對我們經營者來講,價格賣得更好。
蔬菜從種到收,王建兵建立了一套標準化的流程。他的合作社如同一個蔬菜工廠,統一給社員們提供農資、技術指導,落實統一的種植標準,到收穫時再進行回購、統一銷售。田間地頭就是龐大的「生產車間」。
王建兵:標準化流程便於推廣,比如某一個品種進行一系列的標準生產,包括訂單回收這塊,基本可以量化到每畝地種多少棵,一棵結出多少,這樣收益基本上可以提前量化出來。
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這是王建兵在一連串失敗後總結出來的經驗。王建兵深知,做農業想要獲得高效益,一定要懂技術。自己不懂,他就聘請湖北省農科院、武漢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專家為合作社提供技術支持。也正是依託這份支持,合作社實施了多個農技推廣項目,帶動269名社員致富。
大棚裡,蔬果生長生機勃勃;大棚外,工人忙著清溝挖渠。這是王建兵合作社的春天,是武漢東西湖區的春天。
王建兵:還有十五天就完工了,修好了,就一勞永逸了,起碼能用幾十年。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