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去帛琉(帛琉共和國)
2023-04-20 15:31:10 1
帛琉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Palau;帛琉語:Beluu er a Belau;日語:パラオ共和國),通稱帛琉(英語:Palau,舊稱Belau或Pelew),也稱帛琉,是位於西太平洋的島嶼國家。全國有約340座島嶼,屬於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中加羅林群島的西鏈,總面積為466平方公裡[5]。人口最多的島嶼是科羅爾。首都恩吉魯穆德位於臨近島嶼巴伯爾道布島,隸屬於梅萊凱奧克州。帛琉的海上鄰國包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約3,000年以前,來自菲律賓的移民最先在這裡定居;直到約900年以前,當地人種都屬於尼格利陀人。群島在16世紀初被歐洲人發現,1574年成為西屬東印度群島的一部分。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戰爭中被擊敗;1899年,根據德國-西班牙條約,群島被出售予德意志帝國,隸屬於德屬紐幾內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帛琉被日本帝國海軍佔領,隨後被國際聯盟歸入日治南洋群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作為馬裡亞納群島及帛琉戰事的一部分,美軍與日軍在此進行過多次小規模戰鬥,包括主要的佩萊利烏戰役。1947年,帛琉同其它幾個太平洋群島一起成為美屬太平洋群島託管地的一部分。1979年,帛琉公投反對加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根據與美國之間的自由聯合協定,帛琉在1994年完全獨立。
1783年,葡萄牙人發現帛琉,但不久後被西班牙人統治。1899年由西班牙售予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日本以C類託管地進行託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盟軍攻佔。戰後於1947年由聯合國授權美國以太平洋群島託管地進行託管,1981年獲準成立自治政府,稱為「帛琉共和國」,並制定禁止貯藏及攜入核武之「非核憲法」。
1986年美國以15年內分期提供4億5千萬美元經濟援助及準許其獨立為條件與帛琉籤訂為期50年之「自由聯合協定」(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依據該協定帛琉享有內政自治權並得與他國政府、區域暨國際組織籤訂條約及協定,涉外事務需與美方進行協商,國防亦由美軍協防,美方還有權派遣核子軍艦及軍機至帛琉領域,且無義務承認或否認在帛琉部署核武;此一條件有違帛琉憲法中「非核條款」,故要求帛琉暫時凍結此一憲法條款。此協定先後7次遭到帛琉公民投票否決,直至1993年11月第8次公民投票始獲通過,帛琉遂於1994年10月1日正式獨立。
最早期的帛琉人可能來自波裡尼西亞和亞洲。從該地各家族的起源傳說可以看出,帛琉人可能混雜了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裡尼西亞的人種。因此帛琉人在嚴謹的定義上,並非歸屬於密克羅尼西亞人(南島民族)。
這個島群早期被認為是「黑色群島」,在澳大利亞在線圖書館中可以找到早期的地圖和村落的描繪,也可以找到早期科羅州大酋長Ibedul有著紋身和耳洞裝飾的照片。
近年的研究中,從14C的定年結果和出土的考古證據,把這個島群的歷史帶到了新的面向。在島上發現的墓葬遺址顯示,帛琉應該是整個大洋洲最早具有喪葬儀式的地方。但是對於帛琉人何時定居在此有兩種說法,一個說法是公元前2500年,另一個則是公元前1000年。
在爪哇,這個遠古時期跟帛琉有貿易往來關係的地區,曾經發現了佛羅勒斯人。2007年,有考古學者在帛琉的洛克群島發現了疑似佛羅勒斯人的矮小體型的人骨遺留。這個發現可能會推翻以往的假設,但是目前這個研究發現仍有爭議。
幾千年來,帛琉有著發達的母系社會,一般認為是從爪哇遷移來的族群所帶來的制度。傳統上,土地、貨幣、跟頭銜都由母系傳承。氏族所有地,由女性的族長掌管並傳給第一個女兒。但是當代也有實行父系傳承制度,這是在日本殖民帛琉時所傳入該社會。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政府試圖把土地重新分配,轉為個人所有權,並且也意圖革除舊有的制度。現在這些法律的衝突仍在許多家族中上演。
帛琉由一個大堡礁和無數小島和較少堡礁構成。主島本身其實也由多個小堡礁構成,較大的有安加爾、Babeldaob(Babelthuap)、Koror、Peleliu。亦因為當地有大量珊瑚,故其有大量是由海洋生物的屍體沉降累積而成的石灰巖,甚至成為其附近雅浦島,雅浦島石幣的製作原料。全國有三分之二人口在舊都科羅爾居住。主島群以北是Ngeruangel和Kayangel。主島以西是Rock Islands,無人居住。西南部距離主島群約600公裡的西南群島,也是帛琉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