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德燒餅哪裡有賣(建德這個鎮巴掌大)
2023-04-20 18:04:43 2
「到了梅城,『網紅』嚴州燒餅一定要嘗一嘗!『巴掌大』的鋪子,一天就賣出了10000多塊錢的燒餅!」今年「十一」長假,建德市梅城鎮迎來了空前的旅遊熱潮,也帶火了一家小小的「網紅燒餅」店,讓人們津津樂道。
這家鎮上的小鋪子真有那麼火?我不信,趁著今天「輝煌70年·建德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暨美麗城鎮再出發」專場新聞發布會在梅城舉行,特地抽空實地走了一遭。
「網紅」燒餅那麼火 得益於一座「網紅」美麗城鎮的崛起大家口口相傳的這家網紅燒餅鋪位於正大街和東門街交叉口,距離這座千年古府的古城門「澄清門」不過百米距離。這是一家僅幾個平方米的底層沿街商鋪,和不遠處即將開業的肯德基相比,不過「巴掌大」。
天空下著小雨,鋪子裡卻冒著熱氣,我剛一湊近,熱情的胡阿姨就迎了上來:「燒餅咯,好吃的燒餅!小夥子,要不要來一個?」
或許是水汽蓋過了燒餅香的緣故,起初我並沒有覺得這嚴州燒餅有什麼特別之處,隨便揀了一個最小的菜肉燒餅說「這個3塊錢的來一個。」
不過一入口,香酥的滋味改變了我的看法,加之煙雨濛濛中,遠處的烏龍山若隱若現,眼前的古街、仿古建築、古城門、古樓牌古色古香,街道、坊間、民居、城牆修整得整潔有序,竟令人對手中的燒餅更生眷戀。
胡阿姨聽了我的疑惑,哈哈一笑說:「真的假不了,『十一』期間店裡的燒餅營業額確實超過了平均10000元,最少的一天也有八九千元,多的就一萬多元了,不過現在這樣的旅遊淡季就沒那麼高了。」
說話間,又有兩名外地姑娘打著傘慕名而來,在溼冷的空氣中接過熱乎乎的嚴州燒餅,咬上一小口就「笑成了花」。
「我們這個燒餅鋪本來開在菜市場那邊,一天就賣出個千把塊錢的燒餅,今年『十一』剛搬到步行街上,沒想到一下子就火了。」胡阿姨坦言,其實嚴州燒餅的配方一直沒變過,變化的只是梅城鎮翻天覆地的面貌,一座高顏值的「網紅」美麗城鎮已經崛起,這才是拉動「網紅」燒餅銷量井噴式增長的根本原因。
「那麼多遊客被吸引到梅城,我們的燒餅又好吃,不火也難啊!」胡阿姨笑著說,現在的梅城還沒有完全打造好,未來,梅城遊一定會更熱,嚴州燒餅也一定會更火。
「十一」才過兩個月 梅城又有新變化「一年推進一期新梅城,兩年建成美麗城鎮,五年再現古府新貌。」自去年梅城大刀闊斧地改造以來,這座千年古府已經換發出了新的勃勃生機,今年「十一」期間,美麗城鎮的效應就已經初步顯現。
建德市副市長錢曉華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國慶7天,梅城共接待遊客14.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300萬元,同比增長3196%。
而僅僅過去兩個月,梅城又有了令人欣喜的新變化——梅城與阿里雲合作,正在加速打造集旅遊、民生、治理等一體的「數字梅城」。
什麼是數字梅城?簡單來講,就是將梅城的消防、排汙、交通、旅遊等和市民、遊客息息相關的大數據進行收集,建立資料庫,再科學分析研判,給出最優方案的智慧城鎮系統。
比方說,在梅城鎮的窨井裡,裝上了一雙雙「眼睛」,監控著古城的雨汙分離和水情監測。通過監控設備,一旦有隨意排放汙水,就會通過「智慧平臺」報警,相關部門就能及時採取行動。
目前,梅城鎮消防、停車、水情監控等數據正在陸續接入數字系統,預計最快明年,梅城鎮數字體系將基本打造完成,屆時,市民、遊客們的「吃、住、遊、購、娛」等消費需求將變得更為便利。
此外,梅城的玉帶河景觀帶和三星街考古帶打造也有了突破性進展,隨著對老建築的保護與改造,和對青花瓷碗、古碑石文、人像雕刻等千餘件文物的再利用,一片新的美麗城鎮景觀區又將誕生。
一葉知秋 半朵梅花看建德輝煌70年「兩下梅花兩朵半,北京南京各一朵,梅城是半朵。」如果說一葉知秋,那麼通過梅城的這半朵梅花,你能一窺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建德波瀾壯闊的發展與變化。
梅城鎮的蝶變,只是建德市輝煌發展的一個縮影。
數字,就是最好的佐證:2018年,建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7.9億元,是1978年的196倍,是1949年的2324倍;人均生產總值82581元,是1978年的195倍,是1949年的1173倍;工業總產值650.8億元,是1978年的324倍,是1949年的22440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26元,年均增長12.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02元,年均增長15.1%……這些數據的背後,生動詮釋了70年來在這片「建功立德」熱土上的美麗蝶變。
未來,建德將按照「引領第一方陣,走在省市前列」的目標和「同步培育、分批創建、梯度推進、主動申報」原則,力爭未來三年每年打造2個以上省級美麗城鎮樣板,並以此為基礎,確保梅城、壽昌、乾潭、大同4個中心鎮創建成為省級樣板鎮,力爭累計6個以上小城鎮達到省級樣板鎮要求。
通訊員丨龔一樺 徐曦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