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火車站有高鐵嗎(沒有旅客的高鐵站)
2023-04-20 19:00:42 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春走基層)沒有旅客的高鐵站
中新網南陽2月2日電 題:沒有旅客的高鐵站
作者:劉鵬 曹雨萌
在鄭渝高鐵河南省平頂山西站和南陽方城站之間,有一個僅有4名職工的高鐵站,雖是高鐵站,這裡卻沒有售票廳、候車室,更沒有進出的旅客,只有幾幢白牆灰瓦的房舍。
「60後」「70後」「80後」「90後」,四個年代的四個人因工作聚集在了這個小站,不同的生活習慣,同樣的工作目標,確保高鐵運行安全暢通。「一站、兩人、三餐、四季」,是這個高鐵站的日常寫照,這裡就是鄭渝高鐵鄭襄段上唯一一個越行站——拐河北站。
圖為站長郭佔全(左)與值班員李彬在車站值守。 曹雨萌 攝
不辦理客運業務的高鐵站
拐河北站隸屬於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南陽車務段管轄,地處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拐河鎮聚合莊村。作為一個越行站,這裡不辦客運業務,主要辦理同方向列車的越行業務和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
記者近日探訪拐河北站時注意到,車站4名職工分兩班輪流上崗,每班保證2名職工在站工作,其中一名值班員要24小時在行車室應急值守,盯控列車安全運行,另一名管理人員則專門負責處理站內及站區各類現場情況,併兼顧準備一日三餐。
由於車站地處偏遠山區,不通客車,職工上下班只能包車代步,且一待就是三天。副站長張士貞告訴記者,平時車站生活用的糧食蔬菜等物資,是由準備來接班的職工負責購買並帶到車站,而為了便於攜帶和儲藏,只能買一些便於存放的食物,因此夥食相對比較單一。
走訪中記者注意到,值守人員在車站裡的生活異常單調,除了房舍外的大山、鐵軌和每天呼嘯而過的列車聲,他們長年累月要與寂寞為伴。從高鐵到站開始,值班員要一直待在信號樓,三天工作、吃飯、睡覺都在一間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子裡,有時候一天都說不幾句話。
一列高速動車穿過拐河北站。(資料圖) 王浩 攝
職工們的第二個家
車站雖然一共只有四名工作人員,但特別巧的是,「60後」「70後」「80後」「90後」各有一名。
「90後」的李彬和「80後」的任浩亮是車站值班員,他們每天的職責是在行車室盯著電腦屏幕,認真核對高鐵列車開行階段計劃和進路序列,看著每趟列車順利從車站通過。一旦遇到設備故障、突發事件、應急救援等緊急情況,要第一時間採取控制模式轉換,向列車調度員核對調度命令,妥善做好應急處置。
2019年鄭渝高鐵鄭襄段高鐵開通時,學歷高、業務強的李彬成了拐河北站的「開站元老」;任浩亮家中年幼的孩子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2021年7月下旬,因河南特大暴雨及疫情影響,任浩亮連續30天堅守在崗,其間孩子生病也沒能趕上回去照顧。每當工作之餘,他都會抽點時間跟兒子視頻聊天,「家人們平安幸福也是我的動力源泉。」任浩亮說。
「70後」副站長張士貞愛乾淨是出了名的。天剛蒙蒙亮,他已經把宿舍樓前的庭院打掃得乾乾淨淨。「雖然拐河北站開站時間不長,但我們早已把車站當成了第二個家。」張士貞說。
今年除夕,「60後」站長郭佔全在站值班,這也是他職業生涯中的最後一個春運,郭佔全的妻子特意趕到車站陪他一起過年。「只要家人能在一起,在哪兒過年都一樣!」郭佔全愛人說。
數十年來,雖目睹了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又有幸經歷了鄭渝高鐵的開通,但對郭佔全來說卻有一個「小小的遺憾」,他雖然身在高鐵站,卻從沒坐過高鐵列車。「就要退休了,退休後我一定會帶著家屬坐一次高鐵,體驗一次『中國速度』。」郭佔全笑著說。
圖為拐河北站 王浩 攝
車站雖小,但作用大
由於不辦理客運業務,拐河北站很少能進入大眾視野,作為一個四等越行站,該站主要為方城至拐河區間4個隧道群保駕護航。目前,最高日均通過70餘趟高鐵列車。
「2021年7月下旬河南遭遇罕見特大暴雨天氣,鐵路運輸組織受到嚴重影響,車站當時轉為非常站控模式,全站4名職工連續奮戰48個小時,核對運行計劃、執行調度命令,確保了非常情況下的列車運行安全。別看站小,關鍵時刻有大作用。」郭佔全告訴記者。
新春的夜晚,車站附近的山村早已萬籟俱靜,車站裡的職工們還在默默地忙碌著,雖很少有人能體會到那份孤獨與寂寞,但這些鐵路人依然無怨無悔,夜以繼日地值守堅守,確保每一趟「擦身而過」的高鐵列車安全運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