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相貌堂堂(成語故事刮目相待)
2023-04-28 10:38:06 1
文意解讀:
人別後三天,就該用新的眼光看他,另眼相待了。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典故淵源: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經典故事:
三國時,吳國有位將領,名叫呂蒙。他一直跟隨孫權南徵北戰,為東吳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呂蒙不僅是一個將才,而且是一個全才,文武兼備,不過呂蒙小時候卻是一個不肯用功讀書的人。長大後,雖然有一身武藝,但卻沒有多少學識。魯肅剛開始見到呂蒙時,覺得他就是一介莽夫,很瞧不起他。
有一天,吳王孫權對呂蒙說道:「呂蒙啊,你現在身居要職,掌握重權。在這樣一個位置上,光靠一點小聰明,沒有學識是不行的,一定要進一步去學習充實自己啊!」
呂蒙摸著頭笑道:「是啊,我確實要學點東西了,可是我每天要訓練士兵,處理軍中事務,哪有時間學習!」
孫權說:「你這是說的什麼話!我又不是想要你鑽研經史典籍,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去當教書先生?我只是覺得你應該廣泛地學點知識充實你的頭腦,開闊你的視野,把一些知識融會貫通,運用到用兵打仗上去,不必去深鑽精通。你說要處理許多事務,難道你要處理的事務比我的還多麼?我要掌管東吳子民,每天處理很多奏章,但是我常常感到知識的不足,每天都要抽出一點時間讀書。日積月累,受益匪淺,你好好想想吧。」
呂蒙覺得孫權說道很對,於是開始學習。
剛開始呂蒙覺得很不習慣,拿著書就打瞌睡,但是一想到自己確實知識太少,急需要「補課」,於是就堅持了下來。就這樣,每天從軍營回來,他就秉燭苦讀,一直到深夜。
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兵營裡的士兵開始發現呂將軍說話的水平提高了,不再像以前那樣說粗話,逐漸有了書生氣。吳王孫權看到呂蒙進步很快,當眾誇獎了他。
一天,魯肅遇到呂蒙,呂蒙便與他討論起天下大事來。魯肅原本想敷衍他兩句,卻驚奇地發現呂蒙談吐不凡,對當局形勢的分析也非常有見地,就詫異地說:「呂將軍你如今的才幹謀略,已不再是過去的東吳呂蒙可相比的了!」
呂蒙笑道:「對於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後,就應當擦亮了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為什麼看到事物的變化這麼晚呢!」
魯肅哈哈大笑:「是啊,很佩服你呢,今天咱們好好聊個痛苦吧!」
「好!去我們家吧,家母做得一手好菜呢。」
魯肅於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並與呂蒙結為了好友。
魯肅去世前,推薦呂蒙解體了他的職務,深受孫權的器重。
東吳自立國後,一直想奪回關羽鎮守的荊州,但一直沒有成功。而荊州一日不奪回,就對東吳有一天的威脅。
呂蒙接替了魯肅的職位後,率軍駐紮在陸口。他認為關羽又兼併東吳的野心,於是上書孫權要求出兵徵討關羽。
正好在這個時候,曹操也派兵南下,關羽受到操吳的南北夾攻。呂蒙假託有病,另派陸遜去接替自己。這個消息很快傳到樊城,關羽也就放鬆了對東吳人馬的戒備。
呂蒙乘機到了潯陽,選了一批精銳的兵士,把所有的戰船都改裝成商船。到了晚上,船艙裡的兵士一起出來,偷偷摸進江邊崗樓,把蜀軍將士全部抓住,佔領了崗樓。
呂蒙大軍神不知鬼不覺地佔領了北岸,進軍公安。留守公安、江陵的蜀軍將領本來對關羽很不滿意,經呂蒙一勸降,都投降了。
關羽到這時候才知道對東吳的防備太大意,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他只好帶了人馬逃到麥城。呂蒙進軍麥城,派人勸關羽投降。關羽帶著十幾個騎兵往西逃走。
呂蒙早已經派兵埋伏在小道上,把關羽和十幾個騎兵截住,活捉了關羽。呂蒙知道關羽不肯投降,下令就地把他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