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拍完女心理師還有什麼劇(刷完女心理師前3集)
2023-04-28 04:07:17 1
雖然豆瓣評分至今只有5.1分,但《女心理師》真的好看。不僅全員演技在線,劇情也很吸引人。
刷完前3集,在尤娜的故事裡,相敬如賓的夫妻倆,優秀的孩子,吃穿不愁,好像什麼都好,父母好像也給了尤娜足夠的關心,但尤娜卻一度走到了自殺的邊緣。
面對這樣的反差,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是孩子自己的問題,是孩子淘氣啊,不懂事啊,但看完尤娜跳水這一段才發現,孩子的任何問題其實根源都在父母。
任何一個問題孩子,不過都是想要父母更多愛的孩子。
在遭遇了孩子跳泳池被就起來之後,老師建議尤娜媽媽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媽媽卻仍然信誓旦旦的說:這不可能,孩子是自己一手帶大的,真讓她去跳樓她根本不敢。
尤娜爸爸則表現的更過分,雖然還抱著尤娜,嘴裡卻說著為了高考,不要去難為另一個孩子之類的。導致尤娜直接轉身走了。
父母本應該是最了解最支持孩子的人,但很多時候傷害孩子最深的其實就是父母無意間的言行。
孩子有時候要的真的很簡單,不過是父母從內心深處對孩子的支持,除了衣食住行,把孩子放在其他人之前,而不是為了面子、為了逃避衝突而犧牲孩子。
在我們的《家庭教育共讀會》中,達達老師提到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的「足夠好的媽媽」時曾說過:
足夠好的媽媽其實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從物質層面,現在很多父母都已經做得非常好了,自己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包括學習方面也是盡心盡力每天輔導,即使最終是雞飛狗跳的情況也會去堅持。
但另一個方面,比如說孩子如果他難過了,他悲傷了,他遇到一些挫折了,如何去引導他,如何去關心他,或者是怎麼去察覺他有這些變化,這些看似簡單的事,卻特別的缺失。
就像劇中的尤娜,爸爸媽媽會覺得只是孩子之間的打鬧,不是什麼大事,但卻正是這樣的想法,讓孩子看到了父母對她的不在意。
因為感受到了父母的不在意,孩子卻非常需要的這種在意和支持,孩子就會在生活學習中各種作。
尤娜用刀劃傷自己,把自己泡在冰水裡弄感冒,甚至都後面的到商店偷了30塊的東西,都是在報復父母的不在意。
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很多時候其實只需要父母的一點小小的改變。達達老師也分享了一個特別生動的例子——因為母親的一點點小的改變,孩子卻會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被支持。
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女孩的媽媽,她是警察,因為職業的關系所以女孩的媽媽在教育孩子時就比較刻板嚴肅。
有一次警察媽媽說最近孩子做作業特別的拖延,半個小時的作業,他得做兩個小時。
在訪談中問到媽媽平時怎麼和孩子相處時,這位媽媽說,每天回去之後,我就會開門看到他,我就跟他說你現在做作業,我去做飯,做完飯我們就可以一起吃飯了。
說完了沒有任何其他的動作媽媽就去做飯,讓孩子去做作業,長期都是這樣的模式。
這一次,達達老師就建議媽媽說你要不要做一些小小的調整,比如你回去先跟孩子聊一聊,今天怎麼樣,然後再抱一抱他,用溫柔的方式說媽媽現在去做飯,你就好好的去做作業,再給他一個鼓勵,然後對他微笑。
這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小的調整。
媽媽調整之後反饋說,達達老師我是不是做錯了,我確實跟他很好的說了,然後也抱了他,後來我就做飯中途跑到他的房間去看時我發現孩子她哭了,我不知道這怎麼回事,我是不是做錯了。
其實媽媽的改變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一個支持,她感受到了媽媽的關注,其實是因為感動而哭的。因為孩子覺得最近媽媽太忙,然後沒有給到他支持,他就覺得做作業也沒有勁。才有了開頭說的作業拖延的行為。
當然這樣的改變會讓父母覺得不適應,就像上面說的小女孩,因為媽媽的改變哭了,如果不是後來知道她為什麼哭的話,可能就會像那個媽媽一樣,覺得自己的改變是不對的,反而質疑自己。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就是要這樣的信任和支持而已。
在《女心理師》中,雖然最後的原因被歸結到了尤娜父母關係的改變,父母離婚了而孩子為了維繫父母的關係才有了一系列的錯誤行為,但其實更重要的其實是父母的關注。
即使是離婚、單親家庭,其實也能夠培養出有愛的孩子,比起父母的關係,我們更應該注意的其實是對孩子的態度,是不是真的發自內心的在關心他。
內容來源|本文部分內容摘自達達老師在《家庭教育共讀會》群裡的分享
歡迎關注@光昭亮教育,讓我們一起關注家庭教育,夫妻關係,親子教育
愛的教育就是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