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買房是位置重要還是小區品質(哪些因素決定了小區的品質)
2023-04-28 09:56:40 1
#你覺得哪些因素決定小區的品質#
小區的品質,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約和影響,當然,有的因素也僅限於「影響」,稱得上「決定」的因素,所佔的權重是要達到一定比例的。
能夠決定小區品質的因素,往往也是房產含金量的主要決定因素,其他的和它比起來,都只是相當於附加在皮上面的「毛」要素而已。
一個小區的品質高低,最初始的階段,往往取決於小區的定位,是剛需盤?改善項目?或者是中高端、豪宅投資產品?
定位,可以影響小區所處的地段(是否主城核心?)、價位(能否通過價格屏蔽低端住戶?)、物業服務品質(後期小區的維護保養是否合格?)、配套(是否能夠佔據核心資源?)等諸多方面。
確定了定位,小區的房價、業主社群也大致能夠被勾畫出來,所以現在有種流行的說法,通過小區的名字看小區品質:
館,中小樓盤居多;城,具有一定規模的大盤;苑,常見於回遷房保障房;
園,代表剛需;府,代表改善、輕奢; 莊、山、湖,常見於豪宅命名。
所以,一個小區最開始的定位,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未來小區的上限天花板和下限兜底品質。
如果說小區的高低優劣,初始階段是看小區的硬體規劃、設施,那麼長遠的入住期間,更值得關注的就是物業服務的品質。
不妨回顧復盤一下,大家所在的一二線城市,多數優質小區的物業品牌,大多都是叫得出名的Top10以內的物業服務巨頭,比如龍湖、華潤、萬科、中海等。
對於長期入住的業主而言,房子的硬體維護其實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後期入住體驗,其實來自於物業,和人打交道的層面。
那些具有全國多樓盤運營經驗、常年服務累積業績的物業品牌,往往更能夠服務和照顧到小區大部分業主的需求,特別是遇到一些特殊事件、突發狀況時候,遠親不如近鄰,物業的作用就能夠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一個沒有物業服務或者物業服務品質不穩定的小區,大概率是和優質無緣的。
小區的維護運營和居住舒適度,主要靠兩方面因素來支撐,一是靠硬體的基礎設施,二就是軟實力上的物業服務。
其他的因素,比如綠化、外立面、容積率、樓間距、梯戶比等微觀指標,雖然也能夠影響小區的品質,但遠遠談不上「決定」的程度。
但是,這些細節,同樣不能被忽視,因為如果細節達到一定的累加,也會「量變會導致質變」。
一些細節要素,其實可以被包含在定位裡面,諸如園林綠化的檔次、外立面材質、梯戶比等,定位中高端的小區,自然在這些方面就會有優勢。
即便如此,仍然需要排除一些紅線以外的外部環境不利因素,也可以叫做排除「硬傷」。
比如小區周邊有沒有化工廠、垃圾處理站、高架橋噪音等,這些因素往往是小區以外的不可控的要素,同樣能夠影響甚至決定小區的品質,而且這些因素往往還不容易被發現。
總體而言,決定和影響小區品質的要素紛繁複雜,五花八門,關鍵的思路主要在於抓住主流,兼顧細節,同時排除硬傷,基本就能夠匹配和自身預算相一致的小區品質,而不至於因為信息差導致資源錯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