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娣我的前半生超市買菜(我的前半生許娣)
2023-04-18 19:13:43 1
一部電視劇的大熱,除了主角光環加身以外,實力配角的演繹也功不可沒。近些年來,越來越多臉熟但叫不出名字的配角戲骨深受觀眾喜愛。
比如《軍師聯盟》裡飾演謀士荀彧的王勁松,再比如最近的大熱劇《我的前半生》裡女主角子君的媽媽薛甄珠。
一身鮮豔時尚的穿著、一嘴色彩明亮的大口紅,加上隔壁弄堂都能聽見的上海腔大嗓門,這位媽媽可以說是一登場就抓住了拇指君的眼球。
保姆亞琴給她端來一碗紅棗銀耳湯,雖然嘴上說著不要吃,身體卻還是很誠實地忍不住再要一碗;帶著二女兒向大女兒借錢雖不歡而散,但也不忘臨走時順手牽羊;
看到男主角賀涵的豪宅與豪車,更是喜歡到眼睛發光根本離不開手;而對於兩個女兒的婚姻問題,甚至「開明」到只要男方有錢,離婚改嫁都行。
惟妙惟肖的演技不禁讓觀眾感嘆,這簡直就是劇中的實力「搶戲王」。
這位外表強悍市儈的薛甄珠女士,不僅讓許多觀眾討厭不起來,反倒憑藉浮誇外表下的真情流露讓人越看越喜歡。
看似蹭人油水的順手牽羊,實際上卻是借著大女兒贈送的名義默默緩和兩個女兒的關係;
知道女兒子君要離婚,那心疼的神情更是演活了「母親」這個身份;為護犢手撕起小三和打起女婿來,也是不在話下。
如今隨著這部劇的熱播,許多觀眾也成了這位讓人好氣又好笑的薛甄珠女士的粉絲。
不但用起了同款表情包,而且還學起了這位老阿姨的上海腔。
但實際上,在劇中把上海腔用的頭頭是道的弄堂阿姨薛甄珠卻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飾演薛甄珠的這位演員本名叫做許娣。
其實,對於習慣看家庭劇、都市劇的觀眾來說,或許對許娣的這張面孔早已不陌生。
近年來,許娣參演了《北京愛情故事》《我的父親母親》《結婚前規則》《大丈夫》《小丈夫》等一系列熱播劇。
而在這些劇中,老演員許娣也以婆婆、媽媽類型的角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小丈夫》中,她搭檔俞飛鴻,飾演了一人將女兒拉扯長大的鮮活媽媽姚美娟;在《守護麗人》中,她又成了張譯的媽媽鄧惠芳;
而在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失孤》當中,她又搖身一變成了井柏然的母親。
除此之外,王志文、吳奇隆、胡歌、馬蘇等演員也都與這位「婆婆媽媽專業戶」搭檔過。
雖然成了如今影視劇中的國民媽媽,但許娣的本職工作卻是一名著名的曲劇表演藝術家。
1975年,北京曲劇團來許娣的學校目測小演員,當時17歲的許娣聽了工宣隊師傅的話,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參加了初試。
別的孩子會唱會跳,而她都不會,最終用一段朗誦成了學校裡當年進曲劇團的三分之一,也著實讓後來的她感到十分幸運。
進入曲劇團之後,許娣師承北京曲藝、曲劇表演藝術家魏喜奎女士學習戲曲,但由於當時的她早已過了孩童的年紀,所以壓腿、練習戲曲人的身板兒都成了她的大問題。
靠著先天的悟性已經後天的努力,許娣在1997年獲得了第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並成為北京曲劇中第一位榮獲戲劇梅花獎的演員。
而許娣進入演藝圈,也是與曲劇團有很大淵源。
進入曲劇團後的一年,18歲的許娣恰巧途徑傳達室,遇上了前來曲劇團的導演劉文田。
劉文田看許娣各方麵條件都不錯,便邀她來參演自己的戲,就這樣許娣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他沒有風雨衣》。
在那之後,她又陸續與宋丹丹、劉蓓、趙薇、梅婷等演員合作。
1994年,她在央視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飾演甘夫人;1999年,她又與蔡明合作,出演了電視劇《閒人馬大姐》中的李珍。
《三國演義》甘夫人
雖然接二連三參演了不少電視劇,但對許娣來說,曲劇才是她畢生的事業。當了33年的專業曲劇人,直到2008年她才適齡退休。
然而在退休前的那幾年,許娣也因為嚴重的更年期反應經歷了長達五年的焦慮症,甚至差點演變成抑鬱症。
「我走在那個過街橋上,我會很哆嗦,不敢邁過去......我就覺得這個橋要塌了......」
回顧那段至今想起來都不免打冷戰的時光,許娣坦言,除了藥物治療自己完全是靠著兩件事情走出來的,一件是家人陪伴著爬山運動,另一件就是表演和戲劇。
在熒幕裡成了這麼多明星的媽媽,也不免讓觀眾好奇在生活中她是如何「扮演」好母親這個角色的。
和《我的前半生》當中思想開明打扮時尚的媽媽薛甄珠不同的是,現實中的她打扮樸素,由於自己成長的年代與壞境所致,在思想上她也較為保守。
許娣和兒子最大的爭議點就是關於工作的問題,與大多數的父母一樣,許娣想要兒子找一份穩定的有組織有單位的工作,但兒子的想法則來得更新穎些。
不過如今的她也表示,當時思想的確過於陳舊。年輕人,會有年輕人自己的道路。
在經濟方面,都說「親兄弟明算帳」,許娣與兒子之間則是「親父母明算帳」,倒不是摳那一分一毛的錢,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
對於生活,許娣也常常像普通阿姨媽媽一樣穿著對自己而言最舒適的鞋子和衣服去市場買菜,去超市買東西。
閒時唱唱曲劇,和老夥伴們組團去旅旅遊,偶爾也會出現在觀眾的屏幕裡演一位可愛的老阿姨......
在拇指君看來,老演員的魅力或許就在於此,即使戲裡戲外都是「戲」,生活,也都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而只有源於生活,演員的戲,才會打動人心。
拇指閱讀
影視 | 文藝 | 新知
▼點擊「原文連結」查看歷史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