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石崖茶(石崖茶製作技藝)
2023-04-18 21:24:48 1
平樂發布 3天前
平樂的石崖茶
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貢品
石崖茶樹生長在大衝村高山雲霧
生態自然原始森林中
無汙染、無化肥
縣誌稱:石崖茶色、味與龍井茶相似
民間稱之為「仙茶」
用傳統手藝製作出的石崖茶
品質更優良
品味更獨特
口感更清醇
......
(建議在wifi下觀看)
在青龍鄉大衝村土生土長的歐文軻便是傳統石崖茶技藝製作人。歐師傅介紹,祖上從太爺爺開始就一直有這門用傳統方式製作石崖茶的手藝。太爺爺的時代人民耕作完後,一有閒暇時間便進山間玩耍,在山間呼吸清新的自然空氣,沐浴一下陽光,放鬆一下精神,無意間便品嘗山中的各種樹葉。
石崖茶樹的葉子尤為受到當地人的歡迎,泡出來的茶水入口雖苦,但苦後回甜,最能體現「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崖)」這句禪語。不僅如此,當地人民逐漸發現飲用石崖茶不影響睡眠,並具有清熱解毒、護肝明目、消炎潤肺,養顏、降血壓等作用,對咽喉炎、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具有明顯的作用。此後,當地人民便開始拓荒種茶,大量種植石崖茶葉,傳承至今。
石崖茶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讓當地群眾看見了生態石崖茶的經濟前景,製作石崖茶便成為大衝村脫貧致富的一大產業之一。每年從清明節前開始採摘,一年大概能採摘3次石崖茶樹葉。清明至穀雨時節、立秋至白露時節的茶葉口感極好,相比其他時節採摘的茶葉價格相對較高。
生長在高海拔原始森林的懸崖絕壁上的石崖茶葉,經過幾道傳統的製作工序後,保存在密封,防潮,放光環境,可達一年之久而不掉味,不變色。石崖茶銷售已遍布廣西直至全國,擁有很多的消費群眾。
傳統的製作石崖茶工序比較繁瑣,耗費時間較長,注重慢工出細活。手工制茶切忌求快、求產量,而講究遵循自然,最大限度地保留石崖茶的生態原味。從種植、採摘到製作、陳化,一直堅持原生態手法和傳統技藝,做天然有機石崖茶。
選用的石崖茶葉必須是種植了4年以上石崖茶樹,才能保證石崖茶的口感和質量,且石崖茶樹不使用轉基因產品和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激素等投入品。採摘茶葉時要選擇樹冠嫩芽,長度為2.5至3釐米的『一芽一葉』,這樣的茶葉茶多酚含量最高,是最好的制茶原料。
將採摘回來的新鮮茶葉分批進行手工製作:用柴火、鐵鍋殺青,分別反覆揉捻、用手翻炒制二至四次,再進行復揉捻、炒制,最後才形成了條索緊結、呈魚鉤或蝦米狀的茶葉成品,整個過程歷時近一上午。工序很繁瑣,但一步都不能少,而且每一步都要做到恰到好處,才能確保茶多酚與葉肉分離且少流失。雖然傳統手工採摘的做出來的茶葉量少但質優,傳統手工石崖茶的茶多酚、茶紅素和茶氨酸等含量均高於現代工藝石崖茶,更能體現石崖茶的原生態本色和營養價值。
在茶葉商界流傳一句至理名言:茶葉,拚的是人文歷史。中國茶葉市場,老傳統品牌佔主導地位。這是中國上千年的傳統茶文化影響所致。目前,在全國所有生產石崖茶的地方,平樂縣青龍鄉大衝村石崖茶的歷史文化有一定基礎,這同平樂縣青龍鄉大衝村民間百姓在歷史上對石崖茶的認同與好感有極大的關係。石崖茶十分符合現代社會的養生概念,它不僅是綠色的養生產業,還將成為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重要補充。
來源:平樂文化館 平樂電視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