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三郎結局臺詞(痴心贏得是悽涼)
2023-04-18 19:59:07 1
第一次看到《南海十三郎》,是謝君豪演的電影版,那時候小,懵懵懂懂換到一個臺,看到一個蓬頭鬼扯著一張白紙,逢人便說:你們不懂,這是雪山白鳳凰.....翻來復去就是那一句雪山白鳳凰,偏聽得人滿心悽涼,坐下來看完整部戲,原來是講個天才編劇變瘋子的故事。
大約就是從那時起開始喜歡謝君豪的,一個演精神病演得出神入化的好演員。演出了各種我大愛的精神病角色,比如隋煬帝,比如酒劍仙,比如北野雄一,他真是,演精神病都比別人瘋得好看一些。
當然最好看還是他演南海十三郎江譽鏐。
二十年前拍電影和電視劇的時候,謝君豪尚年輕,扮起十三郎來,真是濁世翩翩佳公子,銳氣足夠,狂傲足夠,複雜性卻是不足。如今二十年後再登臺,卻不一樣起來。 在電視上看謝君豪,估計是上鏡胖十斤的緣故,總覺得是個丰神俊朗的壯碩漢子,可是舞臺上他本人,並不怎麼高,嗓音略沙啞,穿著寬袍大袖的民國時代戲服一亮相,給人的感覺相當羸弱。這樣一副羸弱身體,卻裝上一把不羈且痴狂的靈魂,卻是剛剛好。
上半場演十三郎年輕時候,一身白衣的貴公子造型,舉手投足都極有分寸,真是風流蘊藉,爽朗清舉,肅肅如風下松,叫人知道怎樣叫名士風流。 本人在臺下口水譁啦譁啦大約流了差不多一桶。他自己取名南海十三郎的那場戲,一揮扇子的瀟灑,簡直是心都化了。
下半場講十三郎的後半生,怎樣跳了火車,怎樣發了癲,怎樣似清醒似糊塗舉著一張雪山白鳳凰過完半輩子,謝君豪的粵劇唱腔並不能算完美,比演薛覺先的粵劇名角新劍郎還差不少,可是一把沙啞嗓音偏偏很動人心魄,每唱一次《女兒香》都要引人流眼淚。 而且臺詞與動作功力俱佳,三小時二十分鐘的戲,他作為絕對主角竄上跳下中氣十足,唐滌生拜師一場,十三郎一人同時創作三套劇本,大段臺詞與唱腔行雲流水灑落,著怎一個過癮了得。
不過其實,這一版比之二十年前的苦情模式,還是添加了不少笑料。全劇以講古的模式貫穿始終,各路配角出乖耍寶層出不窮,男扮女裝也有,玩弄文字也有,耍大刀翻跟頭也有,各路港式無釐頭競相上陣,寫猩猩調戲村姑那一段更是笑死人。可是笑著笑著眼淚便流出來,這世上最好的笑料卻是自嘲,十三郎一片痴心,卻為時局世事所苦,最後落得悽涼結局。
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十三郎為了保持他內心那一點執念出盡百寶,最後勉勉強強,在半夢半醒半瘋半顛中維持住了他所堅持的那點東西,所以他是雪山白鳳凰。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那些他愛的,愛他的人們紛紛離世,最後雪花飄落,十三郎也凍僵在街頭,以天為蓋地為廬,好不暢快。
好不悽涼。
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塘。紅綃夜盜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
當然新劍郎演的薛覺先也好,那唱腔真是好聽,如聞天籟。唐滌生也好,梅仙也好,江太史也好,十三郎的十二個媽也好,整部戲哪裡都好,就是劇場不太好,不說也罷。
第一場戲十三郎會從觀眾席中間走到臺上去,所以坐第一排會有被敲頭的福利。
當然也會被十三郎身上的灰嗆一臉。
這是一部值得一刷二刷三刷無數刷的戲,接下來上海深圳新加坡的小夥伴不要錯過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