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曹貴人真實生活(曹貴人坑華妃前)
2023-04-18 19:51:34 2
成功扳倒華妃後,曹貴人既得意又狠厲地對著自己的丫鬟,炫耀著自己的職業規劃:「妃,貴妃,我要一步一步爬上去,他日莞嬪若要阻我封妃之路,我照樣不會手軟。」
曹貴人這職業規劃做得很詳細嘛,一般人可比不上。
目標明確,一心向著高位攀升;態度積極,沒有工作瓶頸,不會消極怠工;方法也瞭然於胸,就是不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
在曹貴人眼裡,只要能達成所願,她可以踏著任何人的白骨,即便是一個team的合作夥伴,比如麗嬪。
康祿海那個趨炎附勢、不知廉恥的奴才,見甄嬛發達了,便生起了要吃回頭草的妄心。
甄嬛前腳從皇后宮裡請安出來,後邊的康祿海便打好了主意。
曹貴人同麗嬪正要往皇后宮裡去,剛準備進門的工夫,康祿海捂著肚子冒了頭:「麗嬪娘娘,奴才肚子有點不舒服。」
麗嬪不疑有他,立即準了他的請求。
但曹貴人那九曲連環的心思,一眼便識破了康祿海的鬼話,跟麗嬪說著:「康祿海雖跟了姐姐,可這鬼鬼祟祟的毛病,卻一點也沒改呀。」
曹貴人是想提醒麗嬪,康祿海是攀高枝兒去了,你也不管管。可是心直無腦的麗嬪根本沒聽懂。
自我安慰著說:「我就是看他以前伺候過端妃,覺得還算識趣,否則我也不肯用他。」
麗嬪說到「康祿海伺候過端妃」的時候,曹貴人詭秘地笑了一下,這笑容怎麼看都是不懷好意。
麗嬪真是傻裡傻氣、不知好歹,既然是和端妃有關係的人,華妃肯定不喜歡啊。可她一直為華妃馬首是瞻,這點眼力見也沒有,所以曹貴人嘲笑麗嬪傻得可愛。
曹貴人見麗嬪還是懵懵懂懂,那就說得直白點,繼續蠱惑著麗嬪:「姐姐真是好心性,這背棄舊主的東西,換作是我,那是斷斷不敢用的!」
曹貴人看似說得隨意,可就是這句話註定了她會潦草死去的結局。
既然她知道「背棄舊主」的人,是不會有人重用的。可是她在舉報華妃一事上,可是不遺餘力、狠辣無情的。
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把華妃出賣得徹頭徹尾。
有句話是:我們總是像智者勸慰別人,卻像傻子一樣過自己的生活。
曹貴人這麼聰明,到底還是作繭自縛了。
再說回麗嬪。
聽到曹貴人這樣說,麗嬪才向康祿海離開的方向,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緊隨著康祿海來到了御花園。
急匆匆趕來的麗嬪正巧看見康祿海向甄嬛討巧的模樣,當即發作了出來:「好啊,原來你鬼鬼祟祟裝肚子疼跑了出來,原來是遇到了舊主!」
驟然得寵的甄嬛成了眾矢之的,闔宮上下,人人恨得咬牙切齒。麗嬪這腦子簡單的傻大姐,自然要在口舌上逞逞威風了。
「對了,我聽說皇上最近撥了不少奴才到莞貴人的宮裡。怎麼,莞貴人身邊的奴才還不夠使喚的,竟瞧得上本宮身邊這不中用的奴才。」
麗嬪顯然是欲加之罪。就康祿海這樣的人,一個背棄舊主的三流奴才,恐怕也只有她自己看得上。
但聰明如甄嬛,必須得撇清自己,辯駁著:「這話就說差了。承蒙麗嬪姐姐不棄,把康祿海召去伺候。既已是姐姐的奴才,哪有我再隨意要了去的道理。妹妹雖然年輕不懂事,也斷然不會出這樣的差池。」
麗嬪這種腦子簡單的人雖然聽不出好賴話,但卻是最愛聽奉承話。因為人人都喜歡聽好話,但只有智者能分辨真假。
甄嬛誇了誇她,她就偃旗息鼓了,說著:「莞貴人還算懂規矩,難怪皇上這麼寵愛你,本宮也只能望塵莫及了。」
麗嬪眼看在甄嬛那裡討不到什麼便宜,於是便讓康祿海自己掌嘴來給自己掙回面子。
這個時候曹貴人出來求情了:「麗姐姐,生氣歸生氣,沒必要為了一個奴才,倒費了自己的唇舌。」
這就怪了,曹貴人故意把麗嬪攛掇到御花園來,鬧這麼一出,現在又出來當和事佬了。
既然怕麗嬪生氣、費口舌,先前不戳破康祿海的謊言就是了,大家都相安無事,豈不皆大歡喜?
可見曹貴人是有目的拱火,再假意熄火,為的就是挑起麗嬪和甄嬛的過節。
那麼,曹貴人搞這麼一出到底有什麼用呢?
甄嬛得寵的勢頭拉得實在太高,又賜「湯泉宮沐浴」這樣的高級待遇,華妃可是羨慕嫉妒恨死她了。
甄嬛侍寢那一日,華妃神情落寞地斜倚門框到天明,不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嘛。
曹貴人知道華妃肯定怨氣十足,到處找著撒氣的人呢。若是自己冒然地去向華妃請安,弄不好就會成為那個出氣筒,誰會願意找氣受啊。
現在突然發現康祿海有這樣吃回頭草的動機,那不如就攛掇麗嬪和甄嬛槓上一回。麗嬪那直來直去的性子,肯定不會給甄嬛好臉色瞧。
就在麗嬪嘰裡呱啦發酸的時候,一旁的曹貴人可是笑得意味深長啊。
自己的目的達到了,所以曹貴人又急著勸麗嬪收手,免得鬧得人盡皆知,不好收場。
有了麗嬪這個冤大頭,好歹也算當面教訓甄嬛一回了。甄嬛雖然毫髮無傷,但華妃黨肯定會以為甄嬛的氣勢弱爆了,麗嬪佔了上風,間接替華妃出了氣。
所以曹貴人和麗嬪出現在華妃宮裡的時候,華妃可是笑得面若桃花,腰也扭得左搖右晃,好不得意。
麗嬪這種直腸子,起火容易熄火難,所以在華妃面前依舊抱怨著:「剛成了貴人,就明著打我宮裡人的主意,這以後還不定什麼樣子呢。」
華妃語氣頗為平和地說著:「自己管不住下人,怨不得別人。本宮看你那急三火四的脾氣,什麼時候能改改,得有點曹貴人的安靜才是。」
華妃就像高臺上的蠟燭,照得見別人,照不見自己。
自己的脾氣最是急三火四,因為有人替她出了氣,反倒有心情安慰別人了。
繼續說著:「皇上寵她,她難免失了分寸。失著失著,皇上就不喜歡她了,餘氏就是個例子。」
華妃也是在自欺欺人,她倚著門框的時候,可沒這麼自信。
頌芝當時用同樣的話術勸她的時候,她神情哀婉、甚是擔憂地說著:「但願如此。可皇上的心思,誰又能猜得透呢……」
因為現在心情好,所以就把自己捧高了。
麗嬪在甄嬛那裡沒佔到便宜,還是喋喋不休:「皇上連椒房之寵都賜下了,這不明著比著娘娘的例子嗎?皇上這個月去後宮可勤著了,可十有八九都是莞貴人陪著的。」
華妃這下真是生氣了:「不說話會變成啞巴嗎?」
到此,曹貴人攛掇麗嬪這個炮灰既替華妃出了氣,又成功地把華妃的黴頭引到了麗嬪身上,而甄嬛要恨的自然是麗嬪了,真是一個一箭三雕的好主意(當然,甄嬛沒有怪罪麗嬪是曹貴人始料不及的)。
這樣一來,她就安全了,在華妃面前還能突顯她的睿智和穩重。
在華妃這個領導面前,一對比,就知道誰能堪大用了。
從這件事中,基本可以判斷,從前那麼受寵的麗嬪,如今淪落到坐冷板凳的待遇,想必這中間也沒少遭受曹貴人的算計。
這樣狡猾而無底線的隊友,麗嬪這隻小白兔也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兒。
若要給曹貴人寫墓志銘,這句話最適合她: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