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公國有哪些(從春秋到戰國的高級群演)
2023-04-18 04:31:03 1
周朝公國有哪些?景王死後,繼位者為周悼王,悼王在位不足一年就死了周悼王在位時,因為王位繼承問題,周王室又爆發了內亂由於周悼王的父親周景王在位時寵愛庶子姬朝,於是太子和寵兒之間的鬥爭又上演了一番,姬朝最終佔據了周都,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周朝公國有哪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周朝公國有哪些
景王死後,繼位者為周悼王,悼王在位不足一年就死了。周悼王在位時,因為王位繼承問題,周王室又爆發了內亂。由於周悼王的父親周景王在位時寵愛庶子姬朝,於是太子和寵兒之間的鬥爭又上演了一番,姬朝最終佔據了周都。
悼王外逃後被晉國護送回王都,但不久病死,死後,周景王的次子姬匄在晉國支持下繼位,是為周敬王。此時姬朝霸佔著洛邑並自立為王,敬王只得暫時避居,直到五年後晉國派兵護送敬王回周都城,姬朝被打敗,帶著典籍和追隨他的貴族投奔了楚國。但在敬王十六年,姬朝的黨徒又開始作亂,周敬王又逃跑到了晉國,次年在晉國護送下才回到周都。同年,吳國攻破楚國,取得了吳楚多年爭戰的最終勝利,敬王趁機派人刺殺了在楚國的姬朝。
敬王死後,其子姬仁繼位,是為周元王。元王在位時期,越王勾踐經過多年臥薪嘗膽滅亡了吳國,並趁機北上爭霸,在徐地與齊晉魯宋等國會盟,並在會盟後派使者覲見周元王,元王冊封勾踐為伯(諸侯爵位等級,公侯伯子男,周天子稱王,等級在最上,至於為何不再像夏商那樣稱後或者帝號,據說是因為周天子自認為德行不夠,可能是認為帝這種稱號太仙太大了,不是人間應該有的,所以願意自降為王號),算是以天子的身份承認了勾踐在諸侯中的霸主地位。
元王死後,其子姬介繼位,是為周貞定王。周貞定王在位期間,晉國的三位實權派大夫韓趙魏三家正式瓜分了晉國成為了新興的三個大國(正如諸侯國在架空和擠壓周天子一樣,各個老牌大國內部也有實權派大夫架空和擠壓各個諸侯國君,如之前的魯國,還有現在的晉國,更有不久之後的齊國,如此種種你方唱罷我登場,來來往往,數不勝數),史稱三家分晉。戰國時代來臨。
周貞定王死後,其長子姬去疾繼位,是為周哀王,但不久以後哀王便被覬覦王位的弟弟姬叔襲殺。姬叔殺了哀王后繼位,是為周思王。不久後,其又被弟弟姬嵬攻殺,姬嵬繼位,即周考王。這樣,貞定王的四個兒子中,有三個直接參與了爭奪王位的殺伐之中。考王繼位後,為防止其弟再次殺兄篡位,於是便直接劃分王畿之地為二,封其弟姬揭為周桓公,統領河南之地,稱為西周,本就十分狹小的周國在實際上又一分為二了。
考王死後,其子姬午繼位,即周威烈王。在其當政時期,於公元前403年正式冊封韓趙魏三位大夫為候,冊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國。史稱三家分晉。三家中,魏國在魏文侯的領導下,重用李悝實行變法改革,魏國迅速強大,成為戰國時代開始時的頭號強國,開始四處徵戰兼併。
周威烈王死後,其子周安王繼位。其在位期間,齊國大夫田和控制了齊國大權,並最終將齊國國君康公放逐海上,田和成為齊國的實際君主。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封田和為齊候,這標誌著又一大國實現了新興封建勢力打敗了舊有貴族勢力。同時期,楚國君主楚悼王任用吳起實行變法,打擊舊貴族,加強中央集權,楚國迅速強大,四處徵戰,領土大增,並打敗了率先變法崛起的魏國。但後來楚悼王死去,吳起被舊貴族殺死,楚國改革停止,崛起勢頭銳減,最終成為了戰國七雄中大而不強,死而不疆的存在。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國將徒有虛名的晉君俱酒廢為平民,春秋首屈一指的大國晉國最終滅亡。同年,周安王病死。
周安王死後,其子姬喜繼位,是為周烈王。周烈王死後,其弟姬扁繼位,稱周顯王。他將最後的王畿之地封給公子根,建立東周國,周王只留下王宮,算是寄居在東周國內。在顯王時期,秦國任用商王進行變法,是諸侯國中將封建地主階級思想執行的最為徹底的國家變法,秦國迅速成為戰國強國,同時,齊國通過兩次戰爭打敗魏國,魏國勢力進一步衰退,齊國崛起。
顯王死後,其子姬定繼位,是為周慎靚王。由於此時先行變法的魏國楚國都已經衰弱,而居於兩方的秦齊崛起,縱橫家便以兩種戰略為核心進行國家間的博弈,一是合縱,即東方六國聯合起來對抗新興秦國,二是連橫,是以秦國為主導的聯合齊國等東方大國進攻位於中原地區國家(主要是三晉)的戰略。此時天下趨於武力統一,而有能力進行統一的國家只有後崛起的秦齊二國。
周慎靚王死後,周赧王繼位,他周朝王室正統一支的最後一位周王,在為五十九年。周赧王初居東周國,後被秦國樗裡疾強遷到西周國。公元前256年,秦國正式攻滅西周,周朝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