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站到南站坐幾號線(管他南京東西南北站站站站站)
2023-04-18 04:35:13 3
#頭條創作挑戰賽#
站,形聲,從立,佔聲。本義直立。有中途停留轉運的地方之意,如,驛站,站臺,火車站等。
南京有站者無數,其曰東西南北,橋北,江寧,葛塘,中央門,漢中門,站。
小資依稀記得初次來南京,管他什麼南京南,南京北,中央門還是漢中門,總之,東西南北皆不分,暈頭轉向至於今。
今天,就把南京這東西南北站拿出來韶韶。
南京東站,棲霞區,原名堯化門站,建於1908年。
南京東站— —華東地區最大的複線電氣化鐵路駝峰編組站、貨運站、樞紐站,國家十五大鐵路路網性編組站,中國日辦萬輛以上的特大鐵路編組站之一,被譽為華東地區最大的鐵路列車加工廠。
看到這麼多頭銜,小資我深吸一口氣,厲害了,我的東站。
氮素,東站似乎一直很低調,低調的別人看不出它的奢華和內涵。
目前,作為最大的編組站,南京東站仍然承擔著津浦、寧滬、寧銅3條鐵路貨運列車解體、編組任務。
南京西站,下關區,原名下關火車站,1908年建成並且投入使用。
作為民國時期南京乃至全國的重要門戶的下關火車站,在當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下關火車站,南京最早的火車站,它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寸牆壁上,都沉澱了濃濃的歷史印跡。
1968年,下關火車站改為南京西站,南京站遷入新址。2014年,下關火車站改建成博物館,和鄰近的原火車輪渡、中山碼頭、浦口碼頭、下關客運站候船樓等相關的民國遺存構成一組遊覽景點。
光臨過南京西站的周恩來號
2012年,經上海鐵路局研究決定,自2012年3月25日起,暫停南京西站的營運,這也就標誌著營運近百年的南京西站將要退出中國的鐵路營運的舞臺。
2014年,下關火車站改建成博物館,和鄰近的原火車輪渡、中山碼頭、浦口碼頭、下關客運站候船樓等相關的民國遺存構成一組遊覽景點。
南京西站,沉浮百年。很多人是過客,來了又走,很多人是西站的鐵路人。西站停運了,更多的則是不舍,「那個時候,我來這邊還是個大姑娘」,一個在車站做小生意的阿姨回憶著,那時候的南京西站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南京西站在的時候,那些人還年輕。如今,西站老了,西站旁的人也老了。這是一個鐵路時代的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鐵路時代的開啟,南京西站,將永遠在人們的記憶裡。
南京南站,南京市雨花臺區玉蘭路98號,南京南部新城的核心區,是全國鐵路客運特等站。
佔地近7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5.8萬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積達28.15萬平方米的南京南站,是亞洲第一大火車站和亞洲第一大高鐵站。
簡約時尚國際範,狂炫酷拽吊炸天。這兩句話簡直是對南京南站最完美地詮釋。
在這個主要看氣質的時代,為了體現南京特有的帝王尊貴的氣質,南京南站秉承著「古都新站」的設計理念,以中國古典建築構成元素為基礎,柱廊、鬥拱、雙重屋簷,方正剛毅的直線和簡約優雅的曲線營造出傳統建築的壯美神韻和現代化鐵路車站的恢弘氣勢 。
共連接著京滬高速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寧杭甬高鐵,寧安城際鐵路,寧合城際鐵路,寧啟城際鐵路,滬寧城際鐵路,沿江高速鐵路8條線路的南京南站,若從南站出發,八小時的交通圈可覆蓋東部和中部大部分城市。
始建於1911年,建成於1914年的浦口火車站,也就是南京北站。
南京北站是個文藝矯情有故事的車站,無論是那個時代的南京還是後來的藝術作品中,南京北站(也稱浦口火車站)總是頻繁露臉。
《情深深雨濛濛》劇照
《金粉世家》劇照
孫中山靈柩運達南京、人民解放軍發起的渡江戰役、朱自清《背影》等事件均發生在這裡,以至於後來的藝術作品,《情深深雨濛濛》中陸依萍和何書桓的車站,《金粉世家》中冷清秋來開的車站,以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鄭微的車站,說的都是南京北站。
2004年之後,南京北站正式停運。
2015年浦口火車站改造啟動,這座中國唯一一座保存民國特色的火車站,也是中國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百年老火車站」,作為影視基地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南京站,南京市玄武區龍蟠路111號,前臨玄武湖,後枕小紅山,始建於1968年,於2002年在原址進行擴建,2005年投入運營,2010年增加北站房,北廣場。
作為中國十大鐵路樞紐,全國鐵路客運一等站,南京站日平均人流量在20萬人次左右。
據悉,南京火車站每天發送旅客超6萬人次,地鐵公交和計程車等超過10萬人次。日常平均每天人流量超過20萬人次,節假日更是超過30萬人次。這些旅客包含全國各地各個城市以及國際旅客。
南京站作為南京的門面車站,在人流量如此之大的環境下,南京站內多部門合力實行「抱團管理」,為大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南京的車站很多,
請大家系好安全帶,
東西南北中地擼一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