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鐵城的光動能用了10年(為做好光動能)
2023-04-18 08:58:17 1
親民與耐用共存的名詞,在腕錶領域裡似乎並算不得常見,甚至可以說是「稀有」的,如再加上「黑科技」,那麼則更是鳳毛麟角。而西鐵城為了做好這件事,已經持續了99年。
說到西鐵城,相信表迷們腦海裡第一個印記就是「光動能」。至1976年首支光動能腕錶Eco-Drive問世,這項技術就成為了他家的「核心產業」,這種可以吸收光源並轉化動能的方式,是不是很像「光合作用」。
就現代制表而言,一塊表想做厚很簡單,但做薄並使用光動能驅動則是一件讓人覺得「膽大妄為」的事情。如圖所示,西鐵城推出的Eco-Drive One的「薄」確讓人感到驚訝,跟一枚一元硬幣差不多的厚度(機芯厚度僅1.00mm,整表厚度僅2.98mm)。
在某種佩戴情況下,這種表讓許多人完全忽視了所有的機械時計。西鐵城、精工和卡西歐這些品牌這些年一直給裝備愛好者提供大量的功能——多數機械錶想都不敢想的功能。
這類表提供的不是機械錶迷們尋求的這類「高級鐘錶」的體驗,但是腕錶市場非常重要的一環。他們自然而然地把時計帶到技術邊界,把界限一步一步向前推進。
比如說表友強烈要求聊的這款西鐵城Perpetual Chrono AT由光能驅動(採用西鐵城著名的Eco-drive(光動能)機芯、源自鬧鈴控制、帶萬年曆、計時碼錶和第二時區顯示……不一而足。基本上,只要你設置好了,接下來你可能永遠都不再需要做任何調整。
不利的一面是,系統本身特別難懂和設置。儘管西鐵城在其網站上提供了使用指南和輔導視頻,你可以參考這些資料來弄明白如何使用這種表。雖然不是說這有什麼問題,只不過像我這種人習慣了拿到表後就想立刻打開包裝並馬上把它弄明白。
對懶癌晚期的表迷來說,好消息是一旦你設置好了,大多數功能無需再去麻煩(假設電源不斷)。也意味著,這種表的大多數功能基本上是「設好就忘掉」。這種模式不適用於計時碼錶,你還是需要學習如何使用。
錶盤上堆滿了功能提示。突出的表圈上有原子鐘電波信號接收特徵(H,M,L字樣)和右上角次級錶盤上看起來像動力儲備顯示的一部分。在默認狀態下,許多設置和特徵甚至是看不到的。比如萬年曆系統。
錶盤上可以找到日期視窗,星期指針是唯一的日曆系統指示器。在正面標記有「萬年曆」字樣,萬年曆顯示的複雜程度不再複述。
一般說來,在設置過程中,Perpetual Chrono AT表已經考慮進去了月份大小和平閏年。設置時需要參考操作指南,只要設好,日期永遠都是準的。
默認狀態下錶盤上顯示了不少內容。可以看到時間、日期、同步的24小時指針(上、下午),日期,星期,美國時區指示。這個版本很明顯是美版,指示的都是各城市的縮寫,如LAX(洛杉磯), DEN(丹佛), NYC(紐約), 和LON(倫敦)。
拉出錶冠可以輕鬆更改時區,調整適合的時間。拉出並旋轉錶冠對應的操作功能是計時和鬧鈴。在另外一些設置場景下,如果跟錶冠一起按壓按鈕,可以獲得其他信息,不過需要對照指南才能理解。如果你學會了,這款表就很好看而且非常適合顯擺。
除了這些顯著特徵和值得愛上的理由,這款Perpetual Chrono AT代表的是一種你還未得知的西鐵城品質。比如,這款表配的是藍寶石水晶鏡——西鐵城不少系列都未配備藍寶石。藍寶石鏡還用了防反射膜。表殼防水等級為200米。
至於夜光部分,表友說一點不像水鬼那樣霸氣!....其實,我則認為根據這款腕錶的定位,夜光的尺度是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夠用,不張揚。
我知道的是這款表目前有8個版本。每款都有略微不一樣的表殼顏色或樣式,都有表鏈和錶帶。表鏈沒有高端瑞士表鏈的那種分量,但是佩戴舒適而且很有吸引力。表鏈在樣式和外觀上都比較保守,看起來舒服。按扣很乾淨,很平整,按壓——按鈕的操作比較方便。
老鄧說表:
儘管看起來錶盤很複雜,但讀時還是很容易的,整體也沒有不對稱的現象。對於不同品味的人來說錶盤都還是比較「酷」,鑑於偏大的指針和優秀的夜光特性,讀時出奇地輕鬆。
西鐵城一直給我的感覺可以概括為二點:產量技術化、部件設計自主化。或許,這不僅僅是一塊表,而是一個偽裝在你手上的介於運動和時尚之間的一個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