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獲獎影帝排名(多次攬得金雞折桂百花)
2023-05-13 22:53:52 1
《野火春風鬥古城》《海鷹》《英雄虎膽》
他導演的影片成為了時代經典
一次次攬得金雞、折桂百花
他以精益求精的態度換來終身成就大獎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深情緬懷電影導演——嚴寄洲
中國電影導演嚴寄洲於2018年6月21日凌晨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文藝》欄目組曾於今年3月有幸採訪並錄製了《向經典致敬——導演嚴寄洲》這期節目,最終記錄下了這位中國電影界百歲導演的電影人生。
今晚(23日)18:00,《中國文藝》將帶您再度回顧這位導演的電影人生,以此送別這位對中國電影事業奉獻一生的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電影藝術家——導演嚴寄洲。
本期受邀嘉賓
節目中,嚴寄洲導演的摯友電影演員王曉棠,作為主嘉賓講述嚴導演的電影故事。
同時還有另外三位重量級嘉賓
共同講述
北京電影學院錢學格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第一屆副會長。196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於表演系,從事表演教學五十多年。
劇作家(嚴導演的兒媳)康麗雯,電影、電視劇編劇。曾為嚴寄洲導演的電影《獵豹出擊》執筆,在數十年的寫作生涯中,電影《苗苗》曾獲得第一屆金雞特別獎。
陳佩斯,國家喜劇演員。曾於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小品《吃麵條》被觀眾們熟知喜愛,之後創造了數部經典小品《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等。
精彩搶先看
電影《野火春風鬥古城》
嚴寄洲導演為何選擇拍攝這部電影?
二十世紀60年代初,作家李英儒撰寫的《野火春風鬥古城》是一部描寫我黨地下工作者生活和鬥爭的長篇小說,因報紙的連載,書還未出版便火了起來。嚴寄洲導演被小說中的人物深深地吸引,作品中濃鬱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又因抗戰初期,嚴寄洲導演在上海曾經參與了黨領導的地下工作,之後在抗日根據地他又參加過武工隊的工作,所以對書中的人和事有著切身的感受和體會。從而心中萌生了一定要爭取把小說搬上銀幕的創作衝動。
——王曉棠
從延安走來的老革命與海派藝術家不大一樣,廠裡有一批這樣的老同志,革命隊伍中走出來的人帶有一種正能量...
——陳佩斯
「電影《海鷹》,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1958年,我國海軍剛剛建立,沒有大艦艇,只有快艇,每艘快艇上有兩個魚雷,我軍利用快艇快速戰鬥的特點,與敵人周旋,創造了承載七人的快艇用魚雷打沉敵軍數百人軍艦的軍事紀錄。
當快艇被擊沉時,九人一個小組的大家,團結在一起互相幫助,遊泳數個日夜後重回部隊。當時有兩位作家將這個驚人的故事改編成劇本。
《海鷹》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電影,影片中許多畫面一直刻在我的記憶中。嚴導演很注重講故事,他的作品不是說教、口號、概念和臉譜,而是喜聞樂見,叫好又叫座的。
——康麗雯
當時海上拍戲是很難的,特別是暈船太難受了,而且晃得厲害,所以一天只能拍幾個鏡頭,拍戲的時候嚴導演坐在主艇最高的地方,儘量不說話,因為暈,用手比劃。
但在海上拍中近景、特別是夜景戲......怎麼辦?
《英雄虎膽》是中國電影史上一部影響極大的反特片。是嚴寄洲導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驚險電影的代表作。
王曉棠回憶,嚴寄洲在編寫分鏡頭劇本之初,就對劇情的安排、懸念的設置、鏡頭的設計、氣氛的渲染等諸多方面都緊扣住影片的樣式,這樣最終使得影片具有自己的個性。
從五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嚴寄洲進入導演創作的高峰期,每部影片都成為時代經典。
——錢學格
致敬詞
人生百歲,不舍戎裝
每一部作品都關乎軍旅和戰場
堅守創新,業界擔當
一路走來始終引領時尚
傾全部智慧和深情
留幾多經典時光
共和國第一代導演
電影界大國工匠
撰文:楊啟舫
敬請收看
今晚(23日)18:00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
【本期編輯:楊君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