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童年和爸媽生活在一起的趣事(姥姥陪讀相伴二年級)
2023-05-14 00:59:17
文丨流雲文苑
記錄:2022.10.9 星期日
題記:我發現,陪孩子的過程,得學會跟孩子聊天,啟發式、誘導式,都需要運用其中。
昨天晚上,大樹特意住下,寫完作業後,跟著我和阿美去散步。
大樹加入後的散步,我和阿美聊天的畫風就變了,因為他要發言,講他喜歡的事。
開始,我和阿美聊到小學生寫作文這個話題,說孩子大都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一篇文章從頭到尾甚至連個好詞也找不到,更不用說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了。
我認為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小孩子缺少生活經驗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用心學好「課文」這些範例,沒能把這些範例中的表達方式、布局謀篇以及遣詞造句的知識實現遷移。再就是,缺少積累。要是自己對語言的悟性不高,有些好詞佳句可以摘抄並背誦下來,方便寫作文時恰當運用。
我說:「大樹在寫話說話方面,我不太犯愁。有一次,他看到風颳著落葉一個勁地走,他說說了句『風像一把掃帚,把落葉都掃了起來。』我覺得他說說得很有靈性。」
大樹一聽我這樣說,來勁了,問我:「姥姥,你還記得我一年級期末考試的時候,語文考了多少分?」
「119.5?」
「不是,你這記性。不是滿分嗎?120分。」
我忙說:「對,是滿分。」
「我做到最後一個題的時候,我一看,嘿——是看圖寫話,這道題對於我來說就是道送分題。」
我和阿美非常默契地笑了起來,這小孩,有點不低調。
只是,他只說過五關斬六將,就是不說走麥城。我悄悄地跟阿美說:「他那次數學考了113分,這事他就不說了。」
我說:「你看,這一排路燈,如果用比喻句或擬人句,你怎麼說?」
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這路燈,排成了隊,站得筆直。」
我說:「不錯,擬人。再看看這邊,路燈的圖案是蝴蝶,你怎麼說?」
大樹說:「路燈的圖案是一對蝴蝶,一閉上眼睛,它們就像在翩翩起舞。」
我也表揚了他:「挺好,有想像力,就感覺蝴蝶動了起來。」
往回走的時候,大樹發現路旁的豆秸,問:「姥姥,這是什麼?」
噢,他還不認識豆秸呢。我告訴他:「這是豆秸,就是黃豆的秸杆。秸你認識吧?一個禾苗的禾,一個吉林、吉祥的吉。高粱秸、玉米秸,都是這個字。豆秸當柴火可好燒了,燒起來還會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
大樹說:「他們為什麼要堆在這裡呢?」
我說:「他們把黃豆壓出來之後,就把這些先堆在這裡,以後會弄走的。」
我捏了一個豆莢讓他看,「你看,這就是豆莢,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他說:「可那說的是豌豆媽媽。」
「一樣,豌豆和黃豆都有豆莢。」
「就是說,豆類都這樣唄?綠豆、紅豆、黑豆?」
「對,都這樣。」
他調皮了一下,說:「還有豆腐。」
我說:「豆腐就不是了,那是豆製品。」
他說:「我知道,還有豆腐皮、豆腐腦。」
他接著又說:「先把豆子泡好,磨出豆漿,再熬,再放到模具上,就壓出豆腐來了唄。」
阿美說:「大樹知道得挺多,還知道怎麼做豆腐。」
我們散步回來的時候,作業還剩下最後一項,製作一個手工作品。
大樹先上網找靈感,先是想折飛機,失敗。又想折一本書,摺疊時又出錯。他發急了:「啊呀,我怎麼做什麼也做不好呢?急死我了。」
我趕緊過來說:「你別急,越急不越做不好嗎?要是實在做不好這個,就重新選一個也行。」
於是,他又選了手紙杯做一個小青蛙,終於成功了。兩隻大眼睛,能夠開合的大嘴巴。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我們沒有合適的綠紙包青蛙的身體。
今天,大樹班裡上語文課時,就分享了他們的手工製作,他也上講臺前分享了,我看到了老師發到群裡的照片。
真慶幸,昨天晚上雖然做完手工有點兒晚,可今天得到了分享的機會,他非常開心。
為什麼我一再強調家長一定抽時間多陪孩子?其實陪孩子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有很多樂趣。要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內容及學習情況瞭然如心,還可以跟孩子進一步交流,讓孩子的知識變得更飽滿,滿足他的求知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