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夕陽古詩(夕陽到底有多美)
2023-05-18 00:54:14 1
在古詩詞中,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自然風光的詩篇數不勝數。無論是王維《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還是賀知章《詠柳》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亦或是祖詠《終南望餘雪》中「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都無不具有美得令人心醉的藝術美感。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暮江吟》,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謳歌美麗自然風光的經典詩作。在這首詩中,白居易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裡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因此,我們不僅能夠欣賞到美得令人心醉的夕陽之美,還能欣賞到秋夜的月色之美。
如果有人問,夕陽到底有多美?那麼,除了李商隱概括性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外,用白居易這首詩的開篇14字「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最重要的是,白居易這首詩是他離開「牛李黨爭」這一政治漩渦後所寫,故心情是輕鬆暢快的,所見到的景色自然也就更為宜人。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它的意思是說,一道夕陽照射在江面上,使得江面出現半江碧綠半江豔紅的奇景。不難看出,白居易這兩句詩主要描繪的是一幅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這種景象雖然說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常常見到的,但是卻想不出白居易這裡的韻味。
比如,這裡的「鋪」字,便將夕陽西沉到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的特徵描繪得惟妙惟肖。它就像是把夕陽的光輝鋪在江面上一樣,很是生動形象。並且從語氣上,它還給人一種親切、安閒的感覺,有一種獨屬於秋天夕陽的柔和。至於「半江瑟瑟半江紅」,更是抓住了夕陽鋪在江面上,因受光不同所導致的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不得不說這樣的夕陽,美得令人心醉。
然後,詩的後兩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則是白居易所描繪的另一幅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夜色。它的意思是說,在這樣一個可愛的九月初三的夜晚,有亮似珍珠的露水和形如彎弓的新月。從這兩句詩,我們便可以看出白居易因為被夕陽晚照所陶醉,故一直看到新月東升。
雖然白居易在這裡沒有直接抒寫月色之美,但是透過月光下江邊的草地上,掛滿的晶瑩似珍珠的露珠,便可以想像出月亮的澄清明朗。月色之美,也就不言而喻了。而白居易通過「露」、「月」視覺形象的描寫,也創造出了一個和諧、寧靜的意境。可見無論是紅日西沉,還是新月東升,對於白居易來說,都是極為美好的自然景色。
綜觀白居易的這首詩,寫景奇麗,是一幅著色秋江圖。而詩中最為顯眼的便是那成就「半江瑟瑟半江紅」的夕陽之美。總的來說,夕陽到底有多美的答案,我想白居易這首詩的開篇14字便已經能夠詮釋。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