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喜歡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明明能直接打劫)
2023-05-18 04:31:21 2
市場瞬息萬變,消費者們的需求也在變。單一的線上或者線下做營銷不再可能讓品牌立足於市場,所以近年來各大品牌除了在社交媒體上保持高度活躍,什麼社媒營銷、賣萌營銷、打造IP、聯名營銷......一個比一個玩得溜以外,線下的創意營銷也被各大品牌重視著。
例如可口可樂前幾年情人節就做過的創意販賣機,只有情侶經過才會真正顯形;還有兼容了售賣以及回收包裝於一體的「左右未來」販賣機......
近年來,「盲盒營銷」也是一種大熱的營銷方式。現在各行各業都將自家產品結合了盲盒的概念,滿足了消費者們的「窺探欲」,隨機的形式也帶動了低頻產品的銷售,從而形成固定的社交圈,活躍了消費者的參與度,形成穩定的私域流量,實現顧客留存。
可口可樂作為一家擁有眾多年輕粉絲的大品牌,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創意營銷點。只不過可樂推出的不是盲盒,而是「盲瓶」。
可樂不出盲盒,出「盲瓶」?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出了自己「血虧兩塊五」的經歷。
事件起因是網友在戶外的時候遇到一臺可樂販賣機,正想上前買上一瓶冰涼的可樂暢飲一番,結果走近一看卻發現是「盲瓶」。
也就是說,不是你付了可樂的錢就會有可樂喝。
該網友嘗試著付了錢以後,機器裡掉出來的不是可樂,而是一瓶普通的「冰露礦泉水」。
對此網友們紛紛吐槽到:「買可樂就可樂,這還要弄個盲盒?」「當人是瞎子,反正『盲』瓶嘛……」「這難道不是智商稅?」
為啥說可樂盲瓶是智商稅?
網友們的這種想法也很好理解。由於盲盒這種形式,消費者選擇商品全憑隨緣。同時對商品款式的未知,所以消費者拆包裝的時候會有期待、驚喜、窺探的心理。並且因為價值一般都相差無幾,即使拆出來的商品不是自己特別想要的,也不至於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但是可口可樂本身產品只有「可樂」這一種,並不像一般的盲盒的產品有一整個系列、幾個甚至是幾十個的樣式。消費者選擇可口可樂的盲瓶,得到的只有可樂或是低於可樂價值的東西,需求也沒得到滿足,同時盲盒的意義也沒有了。
總結:不該讓盲盒引導消費者過度消費
筆者覺得,就算要搞盲瓶,至少可以放一些不同口味的可樂嘛,為什麼一定要放礦泉水,這有啥意義呢~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盲盒雖然是一種新穎的營銷方式,能夠滿足我們的消費心理和需求,但是很多商家和品牌也利用了用盲盒引導消費者過度消費,應當抵制!
從品牌的角度來說,要重視消費者真正的需求,作出真正有創意的營銷,才能被消費者喜愛和信任,實現口碑和營收共同增長。
更多新鮮的品牌資訊、網絡營銷推廣乾貨、節日借勢文案,歡迎關注我們:廣州神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