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魚適合0到36度水溫(誰說高溫一定魚沒口)
2023-05-18 06:04:12 1
馬上就要進伏,天氣是越來越熱,如果不熱,那肯定就是下雨,而且還不是小雨,魚口之差,那真是不敢想,能釣上魚,就別管是體型大小了,這麼熱的天氣,還要什麼自行車啊?按說天氣熱,確實魚口不好,但是也有例外,如鰱鱅,那就是水溫28度左右,才是其最活躍的溫度,所以天氣炎熱,可以抽鰱子,也不是小傢伙。
可是,畢竟不是所有的野生水域,都有鰱鱅,因為鰱鱅體型大,喜歡成群棲息,所以只有較大的水域,才有鰱鱅,小水面水域,很少有鰱鱅,但是我們可以,換個目標,比如鯰魚,因為鯰魚和鰱鱅有點類似,溫度越高,活躍性越足,最主要的是,鯰魚作為無鱗魚,水溫越高,對食量的需求就越大,且鰱鱅對空間有要求,但是鯰魚沒有,只要是淡水,有淤泥底,有水草,都有鯰魚。
鯰魚,也叫鬍子魚,塘鯴,是無鱗魚的典型代表,有牙,刺少,為了能在淤泥底進退自如,周身會分泌一種粘液,因為其生存環境多在汙泥、淤泥中,不少民間傳聞,說鯰魚是吃屍體長大的,這是比較荒謬的一種說法,鯰魚是典型的食肉魚,大魚吃小魚,這裡的大魚主要就指的是鯰魚,其最愛吃的魚,就是白條、麥穗、瓜子鯽等小魚,牙口主要為了咬住小魚,主要以整個吞食為主,順便多句嘴,如果真有動物屍體掉水裡,長時間不打撈,水裡只要是魚,都會啄食,就算是草魚,也會下嘴。
所以真正的白條殺手,就是鯰魚,鯰魚的營養價值很高,民間最廣為流傳的偏方,就是鯰魚燉豆腐,催奶,但是因為野生鯰魚長期生活在汙泥、淤泥中,在現在的環境中,重金屬含量多少有點超標,所以這一點還是要注意一下,如果周圍有工業區、垃圾堆放區,這種區域附近的水域,釣上的鯰魚,還是不吃為好。說完了鯰魚的特點和生存環境,那麼我們該怎麼準備,才能釣到鯰魚呢?
野釣鯰魚,釣餌越新鮮,越腥氣,越活躍越好,比如雞肝、泥鰍,小魚、青蝦、青蚯蚓(特別腥臭的大蚯蚓),也是效果很不錯的。簡而言之,越腥臭、越酸臭,活性越好,窩料,可以用新鮮的雞鴨內臟剁碎,和雞飼料摻在一起,拌勻了直接扔到窩點,因為窩料腥臭,散味很快,能、很快就能發窩了。
鯰魚是一種喜高溫的魚種,但是也不忌低溫,但是總體來說,盛夏的高溫天,尤其是下午到夜間,是鯰魚的活躍高峰期,當然,就算是大中午,太陽直曬下,鯰魚的活性也是很足,但是不好找魚,如果是白天出釣,最好依草打窩、誘聚,不用擔心高溫的午間,魚沒口,恰恰相反,氣溫越高,水溫越高,鯰魚的魚口越好,這主要是因為,鯰魚是無鱗魚,氣溫和水溫,對其新陳代謝影響很高,越是高溫環境,其食量越大,無法像有鱗魚一樣,可以通過減緩活動,來降低新陳代謝;晚傍晚到夜間,是釣鯰魚的黃金時間,所以夜釣鯰魚,也是很不錯的。
鯰魚是食肉魚,換而言之,體型大、力氣大是必然的,釣竿不宜太短,不宜過長,太長的話,容易中鉤後和鯰魚形成對峙,太短的話,中鉤的鯰魚,瞬間的爆發力很強悍,短竿短線,無法快速卸力,很容易切線,建議長度是4.5~6.3之間即可;線組可以以主線3.5,子線2.5,可以再大,但是不建議放小,當然,也有釣友認為尼龍線因為鯰魚有牙,中魚幾次之後容易傷線,也可以用PE線;魚鉤建議以8~12號的帶刺伊勢尼,早期也有釣友用8~12號丸世,因為鉤門是歪的,把鉤尖稍微朝外掰開一些,中鉤的概率非常大,而且不容易脫鉤。
其他的,就沒有什麼好說的,大部分淡水水域,只要水底是淤泥底,而且有固定的活水水源,那麼基本上都會或多或少有鯰魚的存活,就是數量多少罷了;需要體型的就一點,鯰魚有牙,身上有倒刺,在卸魚時,需要擔心手上,當然,就算咬了也沒多疼,但是沒經驗的釣友會被嚇著,建議用毛巾裹著手抓魚、卸魚,這樣可以避免被背鰭刺手,有控魚鉗是最好不過;至於釣點,其實平時在野釣的釣點多觀察一下,在下午5~8點左右,只要水中有魚鱗翻滾的反光,基本上都可以斷定,就是鯰魚和黑魚出沒,剩下的就是打窩誘釣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