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科目資產類講解(學霸是這樣理解資產類會計科目的)
2023-05-09 02:16:02 1
學會計,認準會計網。現行的會計科目種類繁多,大體上可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權益類、成本類和損益類六大種類。
每類會計科目都有自己的特徵。舉個慄子,資產類會計科目的總體特徵是: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期末餘額一般在借方。
那麼問題來了,每個資產類的會計科目都具備這種性質?其實,每個會計科目都有不同的個性,有的甚至是 「不走尋常路」~
下面就為各位童鞋介紹一下資產類會計科目中既常見又「個性另類」的資產類會計科目。
1、「壞帳準備」資產負債表日,有客觀證據證明應收帳款發生減值時,就應該根據會計的謹慎性原則採用備抵法計提壞帳準備。
T型帳:
從T型帳中可直觀清晰地了解到,「壞帳準備」的借貸雙方的具體含義。它是「叛逆」的,那是因為它是一個資產備抵類會計科目,期末的餘額在貸方。除此之外,它還「反其道而行之」 具有「借減貸增」的性質。
通過題目來感受一下「壞帳準備」的「離經叛道」~
1.ABC公司根據XYZ企業的資信情況,初次確定計提20萬元壞帳準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 20 0000
貸:壞帳準備 20 0000
2.201X年ABC公司對XYZ企業的應收帳款確認實際發生壞帳損失50 000元
借:壞帳準備 50 000
貸:應收帳款 50 000
3.ABC公司201X年X月X日,收到之前年度已轉銷的壞帳10 000元,並已存入銀行。
借:應收帳款 10 000
貸:壞帳準備 10 000
借:銀行存款 10 000
貸:應收帳款 10 000
2、「待處理財產損溢」當企業進行現金清查時,所發現的現金溢餘或短缺時,就要先用到「待處理財產損溢」這一會計科目。經過批准後再做出相關的會計處理。因此該會計科目一般無餘額。
T型帳:
通過一道簡單的案例感受一下它的「另類」~
A企業在進行現金清查時,發現現金溢餘50元,這是A企業的會計應該這樣寫分錄:
借:庫存現金 5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50
經調查後,仍無法查明原因,此時應這樣做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50
貸:營業外收入 50
如果發現的是現金短缺50元呢?此時A企業的會計應該這樣寫分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50
貸:庫存現金 50
後經過調查發現是出納不小心弄丟了,(此時應由責任人出納賠償)經批准後A企業的會計作了以下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XX出納 5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50
「待處理財產損溢」它的「與眾不同」就在於它是一個「過渡」的資產類會計科目,期末是無餘額的。因此它總是被「過河拆橋」
3、「材料成本差異」如果存貨計價時採用計劃成本法,就會涉及到這一會計科目。
當原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時,原材料的收發與結存在總分類和明細分類帳核算方面,都會採用計劃成本計價。
此時會通過「材料成本差異」這一會計科目去核算原材料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的差異。
T型帳:
「材料成本差異」的借方代表著「節約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借方餘額代表著「需要結轉的超支差異」,貸方餘額代表著「需要結轉的節約差異」。
順帶一提,「材料成本差異」會計科目有一個 「形影不離的小夥伴」 ——「材料成本差異率」。
在做題時,它們倆會經常「手牽著手結伴」出現的。
現在通過一道題目來體會一下「材料成本差異」。
某企業 「M材料」月初結存25000元,本月購入M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70000元,本月發出原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60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月初貸方餘額為200元,本月購入材料的超支差為6300元,則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是多少元?
首先先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根據公式可得
材料成本差異率=(-200 6300)÷(25000 170000)×100%=3%
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160000×3%=4800元
在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方面需要了解以下兩個方面:
因為「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月初貸方餘額為200元;根據T形帳可知,這200元的貸方餘額為節約差,因此期初材料的成本差異為-200。
「本月購入材料的超支差為6300元」,這意味著實際成本-計劃成本>0,因此為 6300元
最後再根據「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對號入座,就可以求出答案了。
本文為會計網原創首發,作者:銅豌豆。如需引用或轉載,請留言授權,並務必在文首註明以上信息。違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019初級兩科大綱 新舊大綱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