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為什麼這麼厲害(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國)
2023-05-23 22:36:06 1
1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法蘭西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發表聯合聲明,明確核戰爭打不得。同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讚賞五個核武器國家的聯合聲明。
古特雷斯表示,消除所有核風險的唯一途徑是消除所有核武器。他重申願意與核武器國家和所有會員國合作,儘快實現這一目標。
「五常」1月3日聯合聲明除了順應全世界人民和平意願,還有什麼深意麼?
的確有。
雖然不少人從聯合聲明中解讀出「五常」的和平意願和善意釋放,但這其實只是「硬幣的一面」——聯合聲明同樣具有「示強」、「排他」和「示威」的傳統「列強外交」意味。
首先,聲明明確「五常」才是地球上僅有的「核國家」這一特殊身份。
眾所周知,地球上公開聲明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實際上有八個半,被認為可能或即將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還有一些,但按照「五常」都籤署的《核不擴散條約》,「五常」以外國家的「核身份」是不被承認的。此次「五常」聲明實際上是《核不擴散條約》的2.0版,意在用這種明確而強硬的姿態重申「核俱樂部」的「排他性」,即「核國家身份是『五常』特權,決不允許新的核國家出現」,否則就等於同時和「五常」為敵。
其次,自核武器誕生後,地球上就再未爆發過新的世界大戰;自核武器被「五常」掌握後,兩個核大國間就再未直接爆發過戰爭,這就是所謂「相互確保摧毀」的所謂「核平衡帶來和平」原理,俗稱「恐怖和平」。
但這種「恐怖和平」畢竟讓世人提心弔膽,更何況五個核大國並非都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也讓大家仍然不能擺脫對核戰爭的恐懼。
最新的聯合聲明實際上表明,「五常」都不希望對任何對手使用核武器,不管對手是否擁有核武器,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五常」對自己的「非核威懾力」有了更充分的自信,相信在「五常」彼此不使用核武器前提下,對任何對手都有把握只使用常規武器便獲得絕對勝勢。這既是一種承諾,更是一種自信和一種特殊而無聲的威懾。
表明上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讚了「五常」聯合聲明,他和「五常」都表達了「核戰爭打不得」的明確意見——但二者間的「末端表現」似是而非,而「如何才能避免核戰爭」這一基本出發點則南轅北轍。
都是說「核戰爭要不得」,但「五常」的出發點是「我們擁核,別人不許擁核,我們擁核但原則上不用核」,其實就是「核不擴散」;而古特雷斯強調的卻是「誰都不要擁核,地球上應該全面銷毀核武器」,即不但要「核不擴散」,而且要讓所有核國家棄核,讓「五常」放棄「地球上惟五核國家」特權。坦率說,雙方立場貌合神離,根本就是兩碼事。
此次「五常」聯合聲明各家版本中,五個國家的排名完全一樣,都是按照中、法、俄、英、美的順序,中國列第一,美國排最後,這不免引起某些人的亢奮和過度解讀——其實這大可不必。
聯合聲明中五個國家的排名次序,是按照五國國名簡稱首字母排列的:
中國(CHINA)是C,法國(FRANCE)是F,俄羅斯(RUSSIA)是R,英國(「聯合王國」UK)和美國(「合眾國」US)都是U,但國名簡稱第二個字母英國是K,美國是S,所以英國在前,美國在後。當然,共同使用這一排列方法,應該是五國事先協商達成的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