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神級男女合唱現場(三千人現場齊聲同唱)
2023-05-23 11:48:19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開始前,在天安門廣場中心表演區,三千名來自北京高校和中小學的學生,合唱了《唱支山歌給黨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7首歌曲。
這次合唱的完美呈現,源自他們正前方的14名分指揮。分指揮們整齊劃一,雙手劃出有力的節奏。他們經過怎樣的磨合,才使三千人大合唱聲同一人?
室內指揮鼓勵個性
集體指揮力求一致
面向全體合唱團成員,站在一米多高的分指揮臺上,14名廣場合唱團分指揮情緒飽滿、神採奕奕。伴隨著旋律,分指揮們抬手、預備、收束,每個指揮動作都整齊劃一,情緒表達富有感染力。
分指揮訓練總指揮、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剛介紹,分指揮當中有14個人曾參與了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超過800節課時的訓練,每天上萬次的重複,他們的動作日漸熟練。
李剛說,室內指揮鼓勵個性,但集體指揮力求一致。「這次的指揮訓練是廣場多指揮訓練法,跟室內指揮不一樣,要求必須有力量,橫平豎直,整齊劃一,起拍一致,落點一致,這是比較難的。」
聽著軍樂團的鼓點
打著合唱團的拍子
這是首師大2019級專碩班合唱指揮專業的蘆雅晨第二次站在廣場的分指揮臺上,她說,正是因為經歷過,才更明白這份使命光榮。除了與合唱團配合,他們還要和身後的聯合軍樂團合作。
在他們身後,就是聯合軍樂團的打擊樂聲部,分指揮需要聽著打擊樂聲部的節奏來穩住節奏。「聯合軍樂團的鼓點一起,心裡的那團火仿佛也被點燃了。」
△廣場上的青春分指揮(圖片來源:中國民航報劉韶濱)
沒有伴奏情況下
她們練就極高的默契
蘆雅晨和畢鈺明兩位分指揮要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依靠彼此間的默契同時抬手、同步起拍、同時張嘴,毫秒不差地帶領大家齊聲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的前四句。除了手上動作絕對一致,兩個人的表情、氣口,以及對歌曲的處理也要做到完全一樣,就連呼吸的長短、胸腔起伏的高度,都幾乎一模一樣。
△為了指揮動作的統一,蘆雅晨和畢鈺明建立了極高的默契度(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廣場上合唱的不只合唱團
還有全體觀眾
負責團隊訓練的首師大音樂學院團委書記焦琳介紹,除了14名合唱團分指揮,在觀禮嘉賓面前,還有36名情緒引導分指揮。
△36名情緒引導分指揮在訓練中(攝影:李行健)
情緒引導分指揮張陸歌說,要想帶動現場的情緒,自己的狀態首先要到位,每一次訓練都全力以赴。為了增強穩定性,他們還給自己增加了體能訓練。「我的身材較小,站在分指揮臺中心線上一動不動,腳麻了就趕緊自行調整。」
學黨史讓情緒自然流露
在現場合唱的不只三千人合唱團,還有全體觀禮嘉賓,他們跟著情緒引導分指揮共同完成七首紅色歌曲大合唱。
七首不同年代的紅色經典歌曲就是七段紅色故事,通過對作品詞曲作家、創作年代、歌詞內涵的探討,讓動作表達成為情感的窗戶。
△無論是歌聲還是情緒,分指揮和合唱團實現「同頻共振」(攝影:李行健)
大一新生荊梓航說,日常訓練很辛苦,總擔心動作不到位,情緒不飽滿,真正到了現場,一股由內往外的力量便從胸口到雙手自然流露了出來。「我在家每天都要對著鏡子練,看手抬的高度是否一致。先揮慢拍,再揮快拍,然後再合幾遍歌。只有不緊張才會有互動,大家都表現得非常好。」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ID:zgzs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