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揚帆正當時什麼意思(奮楫揚帆正當時)
2023-05-23 19:11:14 2
奮楫揚帆正當時什麼意思?在經受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後,英雄的湖北人民將偉大抗疫精神轉化為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以幹在實處推進走在前列,消費投資全面回暖,社會民生持續改善,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9872.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8.3%,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奮楫揚帆正當時什麼意思?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奮楫揚帆正當時什麼意思
在經受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後,英雄的湖北人民將偉大抗疫精神轉化為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以幹在實處推進走在前列,消費投資全面回暖,社會民生持續改善,今年一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9872.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8.3%。
「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全力推進區域發展
「十四五」開局之年,湖北區域協調發展全面破題:4月21日,武漢城市圈9地籤署「1 8」城市跨市通辦合作協議;5月14日,襄陽、十堰、隨州和神農架林區的27個縣市區行政審批部門籤訂異地通辦協議……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要求,2020年12月,湖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科學繪製全省未來發展藍圖,提出著力構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
武漢,既要一馬當先打造中部崛起「高地」,也要扛起「一主引領」區域發展重大責任。從「一城」到「一圈」,武漢主動擔當作為:今年1月,武漢地鐵11號線三期延伸到鄂州市葛店開發區;2月,全長560公裡的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全線通車,相鄰城市實現半小時通達;5月,集通達黃石、黃岡、鹹寧的三條城際鐵路以及快速公交、地鐵於一體的武漢東站已初具規模。
隨著武漢城市圈產業配套、政務服務、交通物流等水平不斷提升,鄂州、黃石、鹹寧等地紛紛加快發展與武漢配套的新型顯示模組、印製電路板等高新產業。「兩翼」之襄陽、宜昌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敞開胸懷,致力推動「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城市群由點軸式向扇面型發展。
「全域協同發展,差距在縣域、潛力在縣域、關鍵在縣域。」4月,湖北召開全省區域發展布局暨縣域經濟推進會,省委書記應勇提出加快補齊縣域經濟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短板。「十三五」期間,湖北各縣市努力「做實」中心城鎮,「做優」鄉村振興,縣域經濟總量突破2.5萬億元,佔全省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
抓好科技創新硬支撐,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五一」假期期間,中國光谷科技創新成果光影展在武漢精彩上演。其中,一臺來自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雷射切割機廣受關注。「我們歷經十年『產學研用』攻關,研發出國內首套三維五軸雷射切割機,核心部件國產化率達90%,可滿足汽車、航空航天等高端製造需求,目前產品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說。
以「光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集群為引領的武漢,充分發揮自身科教優勢,以重大創新平臺為支撐,瞄準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最先一公裡」,致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正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新興產業。
湖北高標準建設光谷科創大走廊,以武漢東湖高新區為中心的數字經濟、智能經濟和總部經濟三條千億創新產業帶,向著鄂州、黃石、黃岡等地拓展。緊鄰武漢光谷的鄂州葛店開發區,率先嘗到甜頭,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直接為武漢配套的佔到1/4。
同時,湖北著力優化營商環境。2020年6月,湖北印發「十必須十不準」通知,明確要求各地各部門及工作人員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
日前,在當陽市政務服務大廳「一事聯辦」窗口,辦事人員楊帆很快為公司辦好了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以前要一兩周,現在僅需40分鐘。」今年3月,當陽市推出「當辦好」小程序,整合若干服務埠,53個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224個事項推行「一諾辦」。今年1月至4月,湖北全省辦理涉及「證照分離」改革事項業務93萬多件,惠及市場主體53萬多戶。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多虧黨的好政策,才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雞剛打鳴,黃岡市紅安縣七裡坪鎮楊山村的王暉紅就麻溜地起床,直奔雞窩豬圈,餵雞餵豬、打理蜂房,日子過得美滋滋。
46歲的王暉紅曾一度因治病欠債陷入貧困,2015年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搬進了易地搬遷安置點的新家。受益於產業扶貧政策,王暉紅成了特色養殖大戶。去年遭遇疫情,各級幹部及時施以援手,再一次幫助他渡過了難關。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盡銳出戰、不勝不休,攻克一個又一個「貧困堡壘」——58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482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湖北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迅速開通「點對點」務工專列。2020年,全省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超200萬人,同比增長7.8%。對於滯銷的荊楚扶貧農產品,舉國上下積極「搭把手、拉一把」。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湖北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致力以農業農村現代化抬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底板。據不完全統計,全省37個脫貧縣已形成54個扶貧主導產業、2060家龍頭企業,初步實現了「村村有扶貧產業、戶戶有致富門路」。
撫今追昔守初心,鑑往知來擔使命。湖北省委始終牢記對湖北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正滿懷信心帶領全省人民努力把湖北建設成為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爭取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走在全國前列,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人民日報記者 賀廣華 範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