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狗打車年利潤(老二變老三四年虧27億)
2023-05-23 18:57:42
來源 | 運聯智庫(ID:tucmedia)
作者 | 賈藝超
編輯 | 小L
4月24日,快狗打車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
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年快狗打車以6.61億元的營收,超2238.5萬的訂單數位居中國內地線上同城物流平臺的第三名,市場佔有率為3.2%。截至2021年12月31日,快狗打車有2760萬註冊託運人和520萬名註冊司機。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招股書數據中,快狗打車是以5.5%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內地線上同城物流平臺的第二名。而最新的招股書數據中,這一數字變為3.2%,位居第三。
作為行業老三,率先衝擊IPO本身具有一定的看點。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業績公開,快狗打車為同城貨運市場打開一個數據切面,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頭部玩家的業態、壁壘與走向。
燒錢變方向,重B輕C類似快狗打車這樣的網際網路平臺,其誕生在物流行業野蠻生長的年代。彼時,市場上有能力提供多種不同服務的同城物流服務供應商數量有限、市場透明度低、個體司機運力低效,網際網路平臺試圖通過數位化手段,有效組織社會閒散運力,集中解決雙方的供需矛盾。
這一模式在O2O浪潮下,從跨城整車到同城貨運,各細分領域裡創業項目高頻出現。尤其是早期網際網路經濟對傳統行業的複製滲透下,國內風投迎來最好的時代,開始在不同細分市場瘋狂「造富」。貨運行業的數位化浪潮,是偶然,也是必然。
目前來看,同城物流至少也是萬億級的市場。其中,同城物流服務包括按需服務及計劃服務。按需服務指在託運訂單下達後短時間內提供的同城物流服務;計劃服務指響應預先下達訂單的同城物流服務,通常具有可預見性。
根據快狗打車招股書數據顯示,按交易總額計,按需服務在中國內地同城物流市場的規模,由2017年的3472億元增至2021年的3960億元;受中小企業及大型企業青睞的計劃服務的規模,則從2017年的5459億元增至2021年的9239億元。
快狗打車的經營數據,也反映出不同市場的業務特徵。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快狗打車的營收分別為4.53億元、5.48億元、5.30億元和6.61億元,毛利分別為1.04億元、1.73億元、1.83億元和2.42億元,同期的毛利率分別為23%、31.6%、34.6%及36.6%;
2018年至2021年,快狗打車虧損淨額分別為10.7億元、1.8億元、6.58億元和8.73億元;經調整虧損淨額分別為7.84億元、3.87億元、1.85億元和3.11億元。
據了解,快狗打車的收入主要來自平臺服務、企業服務及增值服務。其中,從業務佔比來看,以按需服務為主的平臺服務,及服務B端的計劃服務佔大頭,以金融、後市場等生態系統構成的增值服務目前轉化較低。
快狗打車業務線 來源:快狗打車招股書
快狗打車按業務線及地理區域劃分的收入明細 來源:快狗打車招股書
同時,從業務佔比的趨勢來看,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同城貨運平臺的增長焦慮與競爭焦慮。
過去多年以來,同城貨運平臺在中國內地的競爭主要集中在C端與小B端。而平臺通常的打市場手段就是「燒錢補貼」。
這種方式放在今天依然粗暴有效。2020年6月,滴滴貨運的入局便是證明。短短兩年時間,其在中國內地的營收規模可以超過行業老二。這既衝擊著原有的市場格局,也促進了原有的頭部企業加速構建自身壁壘。
而對於這種壁壘的方向,貨拉拉、快狗打車們將目標指向B端,甚至是B端的計劃性服務。
從數據來看,過去三年,快狗打車中國內地平臺服務的收入佔比從2019年的36.1%,降低到2021年的31.9%;訂單規模也從2019年的近2700萬單,降低到2021年的不到2200萬單。
可見「鈔能力」下,用戶忠誠度有限。
而海外市場的業務佔比則相對穩定,並與中國內地業務形成較大的反差。可以明顯看到,中國內地市場是C端業務為主,海外則以B端業務為主;並且其在香港市場中擁有50.9%的市場份額,一定程度上也是B端服務競爭力的體現。企業的燒錢方向,更加向具有高競爭壁壘的B端傾斜。過去的重C輕B,開始逐漸向重B輕C轉變。
招股書透露,快狗打車的企業客戶包括超市、餐廳、建材供應商、家具零售商、社區團購、電子商務及政府機構。其中,2018至2021年,快狗打車累計服務的企業客戶規模分別為1.6萬家、2.1萬家、3萬家、3.9萬家。
相比於業務表現,快狗打車最新招股書中所暴露的、最大的行業性問題,是企業的虧損程度。
根據數據統計,過去四年,快狗打車累計虧掉27.8億元。即便如此大規模的虧損,依然會被新玩家趕超。
事實上,2020年滴滴貨運入場便掀起新一輪燒錢大戰。公開報導顯示,2021年滴滴貨運拿到A輪15億美元融資,貨拉拉也完成F輪融資,補充了15億美元的資金。兩家企業都是百億元級別的對抗,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剛正面,快狗打車只能另闢蹊徑。
招股書中,快狗打車也明確表示,雖然其在持續努力籌集資金,但籌集的資金水平不足以與主要競爭對手提供的高額用戶獎勵競爭。
那麼,快狗打車的資金水平究竟如何?
58到家集團的豁免權益、B輪和C輪融資,為快狗打車籌集了大概10億元的現金流。對於市場預期,其認為,當前現金流規模至少可以滿足未來12個月的需求。這也就意味著,快狗打車的燒錢方式必須更講究策略。
而現實情況中,快狗打車的境況可能還要更緊迫。其表示,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其同城物流業務尚處於初期階段,公司作出大量投資以推動業務增長。考慮到業務投資計劃,快狗打車預計至少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仍將繼續產生虧損。
事實上,類似快狗打車這樣的貨運平臺,利潤來源主要在抽成。
過去幾年裡,快狗打車的平均抽傭率一直處於平穩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在中國內地,其平均抽傭率從2018年的5.8%提高到2021年的12.0%。
而對比來看,近三年來,快狗打車的虧損規模在逐年放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2021年的淨抽傭率只有2.6%。快狗打車解釋道,主要是由於其為平臺服務的交易用戶提供的獎勵大幅增加。
快狗打車平臺服務業務主要經營數據 來源:快狗打車招股書
這也側面反映了,同城貨運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以及快狗打車為被迫應對而採取了更為激進的燒錢增長的策略。
如何改變這種同質化競爭的狀態?快狗打車的答案是規模、多元化以及能源替代。
燒錢,即燒城市覆蓋、用戶規模、客戶類型。
同城貨運主要服務城市內循環,具備城市的可複製性。模式複製的早期,平臺型企業每年的開城數量能達到上百個。這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新玩家帶來的衝擊,畢竟即使滴滴貨運這樣的巨頭入場,也僅僅是以杭州、成都等個位數的節奏推進,放在整張大網裡來看,其帶來的衝擊有限。
另外,既然利潤來自抽傭,那麼平臺的資金便要燒出有效用戶規模才算高效。平臺服務業務近10個百分點的補貼,顯然是為了留住用戶規模。但這只是被動的用戶「保衛戰」,能讓司機掙到更多錢,才是有效規模的基礎。
因此,規模的另一個維度就是客戶的類型。2019年以前,快狗打車平臺服務抽傭佔比為100%;2019年開始,快狗打車開始試點會員計劃,「抽傭 會員費」兩種收入模式並行。這種靈活的選擇成為吸引司機的入住手段,也是快狗打車的利潤來源。
該模式應用後,2020年度快狗打車平臺服務收入中,會員費的收入佔比一度達到了40%;而到了2021年度,這一數字則降至20.4%。
快狗打車平臺服務產生的佣金及會員費用收入明細 來源:快狗打車招股書
對此,快狗打車解釋道,2021年起其通過車隊運營商戰略性吸引獲得的新司機在平臺註冊,且該等司機將自動被指定為優貨司機,通過車隊運營商註冊為優貨司機的司機不能同時加入會員計劃。
這種轉變過程,反映的是平臺對運力的組織化運營。運力組織化,顯然是基於其客戶端類型的變化,即B端用戶的激增,從而讓平臺的收入與司機群體的粘性更穩定。
快狗打車的模式,是同城貨運平臺從C到B的探索的一個切面。而這種業務模式尚未跑通的初級階段下,多元化以及新能源車普及降本提效等增利的預期,還需往後調。
「一站式物流」,任重道遠如果同城貨運平臺到如今還僅僅將自身定位為置身事外的信息平臺,靠流量抽傭來變現,那麼這個市場可能會陷入流量來迴轉移的不經濟循環。
滴滴貨運可以拿15億美元燒到第二,相信隨著美團推出卓鹿平臺,短時間內燒錢趕超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種情況下,各大平臺都不得不被動跟進,長時間地將大量經歷耗費在低頻、非標、臨時性需求等信息匹配的流量爭奪中。
而快狗打車招股書則透露出另一個信號,其要打造的是「一站式物流」平臺。這似乎也類似貨拉拉這樣的頭部企業推「企業版」的邏輯。
一方面,服務B端企業的過程中,通過服務一類企業打通一個行業,逐漸與託運人、司機和平臺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參與者擴大增值服務範圍,以加速「飛輪效應」。例如倉儲、庫存管理、電子商務整合、訂單管理、提貨包裝即跨境運輸。
另一方面,行業大整合的趨勢下,平臺與當地物流公司合作建立起廣泛的服務網絡,聯合企業共享倉儲、運力等核心資源,利用平臺技術手段,提升資產的使用效率。
典型的案例便是,快狗打車針對類似「社區團購」這樣的新興業態的網絡化布局提供服務,平臺可以利用網絡化特性,幫助新業態起網的過程中構建起服務B端客戶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在與本土化同城貨運企業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沉澱計劃性服務的能力。
當然,這種多元化的變現方式,還僅存在於試探摸索階段。至少從快狗打車海外業務的業務結構中,B端業務的滲透是其穩定地位的基石。比如,其在海外市場加強與電子商務平臺的整合,使電子商務商戶可以將其店鋪與平臺連接起來,將其庫存存儲在快狗打車的訂單履行網絡中,客戶下單時自動生成託運訂單,一鍵完成發貨流程。
最後,快狗打車業務構成中,增值服務佔比極微。一方面,其在等待新能源車替代的結構性機會;另一方面,則在於如果司機與平臺業務之間的粘性不足,這種相關生態的衍生也會變得很隨機。
總之,從僅佔3.2%市場地位的企業,去看整個細分市場,或許不具備說服力;但從快狗打車的招股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同城貨運平臺這一業態的切面:大規模虧損何時有解?業務壁壘如何構建?新業務探索何時成熟?這些問題都有待探討,頭部玩家們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