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不被貓咬抓後脖頸(被貓抓咬不重視)
2023-05-23 14:13:31 2
怎麼才能不被貓咬抓後脖頸?前不久,60多歲的沈大伯患上一種「怪病」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不斷追蹤病因,發現大伯患上兇險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死亡率高達30%而病因居然是其被貓抓咬傷沒在意,讓少見的病菌趁虛而入,直搗心臟,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怎麼才能不被貓咬抓後脖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怎麼才能不被貓咬抓後脖頸
前不久,60多歲的沈大伯患上一種「怪病」。在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醫生不斷追蹤病因,發現大伯患上兇險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死亡率高達30%。而病因居然是其被貓抓咬傷沒在意,讓少見的病菌趁虛而入,直搗心臟。
3個多月前,沈大伯反覆胸悶,伴發熱,體溫長期在37.5℃-38.3℃間波動。剛開始,沈大伯活動時出現胸悶氣急,走不動路。如今,他躺在床上也是這樣的狀態,還伴有頭痛、乏力、咳嗽等。輾轉當地多家醫院診治,病情卻難以遏止。
經推薦,沈大伯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錢琳豔聽診時發現其心臟有雜音,考慮為瓣膜心臟病。超聲結果令人吃驚,患者心臟主動脈瓣膜上有一團贅生物,因贅生物牽絆導致瓣膜關閉不全。發熱、出現心臟雜音、瓣膜贅生物……臨床表現及檢測結果鎖定一種兇險疾病——感染性心內膜炎。
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王利宏介紹,瓣膜贅生物裡,通常包裹著大量微生物病原菌,破壞力極強,多發生在有先天性、風溼性、瓣膜術後的基礎心臟病或有手術病史的患者中。
病原體哪裡來的呢?沈大伯既往並無心臟病及手術病史,入院後抽取了3次血培養均提示陰性,多次複查血常規,指標也都正常,常規抗感染治療效果不明顯……於是,錢琳豔採用宏基因組測序mNGS進一步追蹤致病病原體。元兇終於浮出水面,患者心臟裡的病菌為一種名為「漢氏巴爾通體」的病原體,而這種病菌主要存於貓身上。
原來,沈大伯一年前領養了只流浪貓。期間,餵食貓咪,同吃同睡,也曾被貓抓傷,沈大伯未重視,後傷口癒合。醫生據此推斷,沈大伯患有感染性心內膜炎,很可能與其被貓抓咬後,感染巴爾通體有關。
王利宏介紹,當人被貓抓傷或咬傷時,可致漢氏巴爾通體從貓傳播給人,隨著感染的播散,達到心臟內膜。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尤其是男性,更容易引起漢氏巴爾通體感染性心內膜炎,該病發病率佔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3%左右。
王利宏提醒,雖說被貓抓咬引發漢氏巴爾通體感染性心內膜炎是小概率,但應引起充分重視。尤其夏季是貓狗等寵物抓咬傷高發季,在愛護寵物的同時,應做好動物防疫及自身防護工作。一旦被抓咬後不可掉以輕心,如有不適,及時就診並告之被抓咬史。據《浙江老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