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不炫耀自己的優點(空空如也的智慧)
2023-05-23 11:15:33 2
你碰到過「專家」嗎?
網絡發達了,碰到的「專家」也多了,線上線下都是,這些人往往會就一個問題說出很多大道理來,只要怎麼怎麼的,然後就能怎麼怎麼的,一真幹起來,這兒也是問題哪兒也是問題。
有句又氣又好笑的話是這樣說的「花了好幾千聽課,熱血沸騰的,但我現在依然是個搬磚狗」。
你說這人不上進吧,人家也花幾大千去聽課,平常可是買倆包子豆漿都捨不得要的人。
說上進吧,依然原地不動。
想來想去,我覺得還是「專家」的問題。講的東西應該都是對的,但聽的對象不對,那就是錯。
孔子說:「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這裡就體現了聖人教學的智慧。空空如也,意思就是腦袋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是一種「空」的狀態。
孔子說,普通人有問於我時,我不會去考慮問題的高雅粗鄙,不會帶有任何主觀意識去強加評判,我只是先耐心的聽他講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然後取一個適中的辦法幫他下個結論。
這是非常的智慧了。
首先,一個人只有在「空」的狀態下,才能聽進來話,也才能摸透話裡的話。如若隨時是「滿」的狀態,那是聽不進的,給人的東西往往也是帶有主觀意識的,一般都是「我認為該怎麼怎麼樣」。
其次,對症下藥,孔子說的「鄙夫」,可不是罵人的,指的是沒什麼學問,知識淺薄的,這類人他們的問題也說不出個什麼智慧型,都是些生活中的家長裡短。而孔子的處理方法就是,不是大道理侃侃而談,是孔子真的無知真不懂嗎?錯了,他是怕別人聽不懂,所以他就針對提出的問題先搞清楚,你說出的這個問題後面的來龍去脈,再結合實際情況,給出一個非常適中辦法。
而我們現實的情況卻是「滿人」一大堆。整天故弄玄虛,「幾千上萬的神藥,到頭來不如幾毛的有用」,咱就一普通感冒而已。
有個例子我覺得非常貼切。
在學校,學數學要從加減法到乘法到方程再到最後微積分,你沒辦法直接給小學生講微積分,他會覺得如聽天書,覺得你在信口開河。飯得一口一口的吃,總得講究個循序漸進才行。
我站在我的角度給對方空講大道理,如果超出他的理解範圍,他只會覺得我不懂他:「站著說話不腰疼」「大道理誰都會講」。
所以,空空如也,叩其兩端而竭焉。這才是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