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象玉件象徵什麼意思(玉在匱中求善價)
2023-05-14 11:57:54 2
「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到底有何寓意
文/劉永
《紅樓夢》第一回寫到,中秋佳節,窮書生賈雨村觸景生情,詩興大發,在吟罷一首情詩之後,「因又思及平生抱負,苦未逢時,乃又搔首對天長嘆,復高吟一聯云: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恰值甄士隱走來聽見,笑道:「雨村兄真抱負不淺也!」雨村忙笑道:「不過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誕至此。」
這副對聯抒發了賈雨村抑鬱不得志的情緒,表達了他渴望功成名就、早日飛黃騰達的強烈願望。甄士隱聽了賈雨村的吟誦,當即讚揚他胸懷大志,聯句更是不同凡響。賈雨村說自己只是偶然借用了前人的句子,不敢狂妄。表明上看,這副對聯不過是賈雨村即興而發,隨口得來。仔細思量卻包含深意,稍不留心,便會把作者的用意放過。
據小說交代,那賈雨村,姓賈,名化,表字「時飛」,別號雨村,胡州人氏。於是,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副對聯的下聯中,嵌入了賈雨村的表字。
那「玉」字可代表賈寶玉、林黛玉,還可以理解為通靈寶玉,「釵」字當指薛寶釵。如此一來,這副對聯就和《紅樓夢》中的人物命運、情節發展聯繫起來。
《紅樓夢》全書習慣採用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的筆法技巧,借用詩句、畫面、物件、謎語、戲劇等等的描述手段,曲折迂迴,引人入勝,字句間往往有可能隱含著特殊的含義。於是猜測作者曹雪芹的用意也成為閱讀《紅樓夢》的樂趣之一,所謂紅學「索隱派」就是這樣產生的,當然由此也出現了許多牽強附會,走火入魔的說法。既然連賈雨村都特別強調自己的對聯來自前人,我們也不妨加以探究一番。
實際上,賈雨村的這句對聯運用了兩個典故。「玉在匱中求善價」句出《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價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意思是,君子應當等待時機,充分發掘、實現自己的價值。成語「待價而沽」就是出自這裡。「釵於奩內待時飛」句源於一個神話故事。據《太平御覽》記載,漢武帝時,「有神女留玉釵與帝,帝以賜趙婕妤。至昭帝元鳳中,宮人猶見此釵,共謀欲碎之,明旦視之,匣唯見白燕直升天去。故宮人作玉釵因改名玉燕釵,言其吉祥。」可見賈雨村的確是借用了古人的故事,用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從字面意義看,聯想到書中人物,這個「玉」字,如果說指林黛玉「待價而沽」顯然不合適,說她「待賈者」用一生去等待賈寶玉,語義也不是很通順。那麼會不會是指賈寶玉或者通靈寶玉在「求善價」呢?那個「釵」字無疑指的是薛寶釵,說她「待時飛」就意味著寶釵的命運和賈雨村聯繫起來,甚至有人因此說她最終「改嫁」給了賈雨村,其說法又接近於荒唐。
那麼,曹雪芹撰寫這樣一副鑲嵌了寶玉、寶釵、黛玉及賈雨村名字的對聯,到底用意是什麼?對此,「脂硯齋」的批語給了我們提示。一條側批:「表過黛玉則緊接上寶釵」。一條夾批:「前用二玉合傳,今用二寶合傳,自是書中正眼」。《紅樓夢》中有很多隱語,這「脂硯齋」被懷疑是作者曹雪芹的化身,他的批語可以輔助、提醒讀者,有時甚至可以看作是曹雪芹吐露的心聲。脂硯齋指出,前面由甄士隱的夢境引出了神瑛侍者(賈寶玉)和絳珠草(林黛玉)的前世有緣,緊接著就在對聯中提及了薛寶釵。這句對聯是「二寶合傳」,而且是「書中正眼」,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紅樓夢》的愛情故事圍繞寶玉、釵、黛三人展開,雖然書的後四十回殘缺不全,差強人意,但寶玉、寶釵終成眷屬的故事結果應該是符合曹雪芹寫作原意的。薛寶釵具備「停機之德」,但婚姻並不美滿,因為她得到的是一個並不愛她的丈夫,而且賈寶玉的心中還始終牽掛著已經悽涼離世、擁有「詠絮之才」的林妹妹。《紅樓夢》的收場是「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四大家族敗落消亡,公子王孫,灰飛煙滅,等待他們的是悽慘凋零的不變宿命。
這樣看來,「二寶合傳」的結果必然是以悲劇結束。隨著賈家的最大靠山元春的去逝,賈家又遭遇了可怕的滅頂之災。後四十回有賈家被朝廷抄家的描寫,那「樹倒猢猻散」的慘狀非親歷者難以體會。作為對犯罪人員的嚴厲懲治,封建時代的「抄家」非常野蠻慘烈,最嚴重者,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其次是主犯被斬首、監禁,籍沒財產,家屬隨之監禁、流放邊關,或變賣為奴。女人淪為性奴,或被賣入青樓、妓院任人淫樂。罪犯的子子孫孫被罰為賤民,釘入恥辱柱,永世不得翻身。種種非人道的災難實在超乎今人的想像。被「抄家」者能夠像豬狗一樣活著都算幸運,更不要說什麼顏面尊嚴了。
從這個角度看,寶玉、寶釵二人被監禁,「求善價」,被變賣為奴,這樣的命運也很可能是《紅樓夢》對「二寶」的結局安排。據一些看過《紅樓夢》原稿的人描述,就有賈寶玉被關押在「獄神廟」監獄的內容。此時,賈雨村趁人之危,將薛寶釵納入囊中也並非沒有可能,寶釵「待時飛」的預言推測也是合乎情理的。歷史上,唐代著名的「笑裡藏刀」宰相李義府就是迷於美色,霸佔女囚,最終被人告發,從而丟失官職,被流放而亡的。
在「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這副對聯中,「匱」即「櫝」,是古時用來裝珠玉寶貝的木匣。「奩」是婦女用來裝首飾的匣子。從「匱」、「奩」的外觀看,形同「囹圄」,正是監獄的象徵。這副對聯昭示了寶玉、寶釵「身陷囹圄」的宿命。《紅樓夢》中,薛寶釵聰明務實,熱衷於談論仕途經濟,常常規勸賈寶玉學習世務應酬。她期盼「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其胸懷抱負倒是與賈雨村這副對聯表達的願望異曲而同工。可見,兩人具有同樣的情趣、同樣的價值觀。他們能夠走到一起,對薛寶釵來說並非什麼「改嫁」,實在是迫於無奈;對於賈雨村倒是如虎添翼,得償所願。
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賈雨村們並沒有從此就平步青雲,高枕無憂,穩穩享受榮華富貴。他們一旦黃粱夢醒,迎接他們的同樣是通向滅亡的不歸路。
作者 劉永,現為公務員,愛好文史寫作,痴迷《紅樓夢》,時有詩文發表於報刊,有《文同評傳》等書籍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