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主題探究(試論紅樓夢主題)
2023-05-05 10:08:18 2
紅樓夢主題探究?此題十分重大,一言以蔽之,可以用「生死幻滅俱無常」來概括,曹公以三個支點來闡明此義,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紅樓夢主題探究?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紅樓夢主題探究
此題十分重大,一言以蔽之,可以用「生死幻滅俱無常」來概括,曹公以三個支點來闡明此義。
一
以「好了歌」及其解說來破解生死主題
《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上述歌詞中,「神仙」與「世人」相對,「好」與「了」相對,列舉功名、金銀、嬌妻、兒孫諸項,皆「轉頭成空,終化虛無」的殘酷現實。
且看曹公點明一一
士隱聽了,便迎上來道:「你滿口說些什麼?只聽見些『好』『了』『好』『了』。」那
道人笑道:「你若果聽見『好』『了』二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
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我這歌兒便叫《好了歌》。」
曹公於此處點明要有「夙慧」才能「悟徹」——
士隱本是有夙慧的,一聞此言,心中早已悟徹,因笑道:「且住,待我將你這《好了歌》註解出來何如?」道人笑道:「你就請解。」士隱乃說道: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粱,綠紗今又在蓬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
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
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
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在這裡,曹公將書中主要人物命運的人生線索作了勾勒:故園蕭索,寶玉乞討,雨村鎖枷,湘蓮強梁,湘雲買唱……由此可悟人生「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皆是「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的下場!
二,以「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來表達人性主題
在第五回,警幻仙姑曲演《紅樓夢》,告訴寶玉:「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的宿露烹了,名曰『千紅一窟』。」——「窟」乃「哭」的諧音。
「此酒乃以百花之蕤,萬木之汁,加以麟髓鳳乳釀成,因名為『萬豔同杯』。」——此「杯」乃「悲」之諧音。
由此可見,曹公看透世事真相,對書中女性人物都深懷悲憫之心,除大觀園一眾女子可哭、可悲外,也提醒讀者要按照可哭、可悲的線索來寬恕秦可卿、王熙鳳(同列金陵十二釵正冊)、趙姨娘、荊夫人、襲人(列副冊)、王善保家的、「多姑娘」、夏金桂……
曹公於是書別開生面的「女性主題」,正是要對「人生無常」這一中心主題進行展示、解說與深化。同時,當代讀者也應體會作者的「人道主題」,表達的人道情懷。正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讓我們可以寬恕秦可卿、王熙鳳、趙姨娘、荊夫人、襲人、王善保家的、「多姑娘」、夏金桂……,而不是審判她們。該審判的,應該是「何以至此」的制度與文化。
三,以寶黛玉共悟禪機來,指示人生主題
第二十二回中,寶玉由《北點絳唇》中的《寄生草》一詞徹悟。原詞是: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寶玉由「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一句,得偈詩一首:「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寫畢,自己雖解悟,又恐人看了不解,因又填一隻《寄生草》,寫在偈後。又念了
一遍,自覺心中無有掛礙,便上床睡了。
偈曰: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
讀者在夢書第一回即了解到「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的故事。清代評紅人黃小田於此處點明:「此四句是寶玉贊語,情僧即寶玉,亦即作者自號。」
寶寶的徹悟也影響到黛玉、寶釵二人。黛玉看了補道:「無立足境,方是乾淨。」
寶釵道:「實在這方悟徹。當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尋師至韶州,聞五祖弘忍在黃梅,
他便充作火頭僧。五祖欲求法嗣,令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說道:『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惠能在廚房舂米,聽了道:『美則美矣,
了則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
埃?』五祖便將衣缽傳給了他。今兒這偈語亦同此意了。……」
由此可見,「無立足境,方是乾淨」意同六祖偈語,了徹人生,也了卻人生,已入化境。
總之,《紅樓夢》之主題,如玲瓏剔透的寶塔,可以望之透徹,思之深奧,悟之明晰。
(06.03.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