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知識點複習提綱(八年級物理複習知識要點)
2023-05-05 09:58:17 1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知識要點
(第一、二章)
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
2、伽利略率先用望遠鏡觀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
3、牛頓與牛頓三大定律。
4、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5、玻爾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
6、物理學定義: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結構、物機間相互作用和物體運動最一般規律的自然科學。
7、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1)提出問題 (2)猜想與假設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5)分析與論證 (6)評估 (7)交流與合作。
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
一、動與靜
1、運動的世界:宇宙每時每刻都在運動。
2、機械運動
(1)定義: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
(2)描述方法:選擇參照物。
(3)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二、長度與時間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
(1)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um nm.
(2)換算關係: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時間的單位
(1)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
(2)換算關係: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測長度
(1)使用前三認清:①認清是否磨損 ②認清量程 ③認清分度值
(2)正確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緊靠被測物體 ②(看尺)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③(讀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並記下單位 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3)正確記錄測量結果:測量值=準確值 估讀值 單位
4、用停表、秒表測時間
5、測量誤差
(1)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2)產生原因:客觀因素(如測量工具),主觀因素(如讀數、測量方法)
(3)減小方法: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三、快與慢(速度)
1、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是程。
3、國際單位:m/s,常用單位km/h,換算關係 1m/s=3.6km/h
4、公式:v=s/t,變形公式 s=vt,t=s/v。
5、直線運動的分類
(1)勻速直線運動:運動速度保持不變的直線運動。
(2)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
(3)平均速度: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計算。
(4)相對速度:兩個都在運動的物體,以其中一個為參照物時,另一個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速度。①方向相同時,相對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時,相對速度v=v1 v2。
6、測量速度的方法:(1)根據v=s/t(2)藉助光電計時器 (3)速度儀
四、速度變化的科學探究
1、實驗程序:提出問題、進行實驗、收集證據、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2、探究內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
3、方法:用刻度尺測量各段的距離s,用秒表記錄各段所用的時間t,再根據v=s/t計算,之後比較速度的變化情況。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知識要點(第三章)
第三章 聲的世界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聲音的產生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2、聲音的傳播
(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2)不同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同,v固>v液>v氣(v空氣=340m/s)。
(3)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
3、人耳感知聲音的過程:聲波——鼓膜振動——聽覺神經——大腦。
4、人耳能辨別出回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
5、回聲的應用:①加強原聲 ②金屬探傷 ③測量距離
二、樂音與噪聲
1、樂音
(1)定義:有規律,好聽的聲音叫樂音。
(2)樂音的特性(3個)
①響度
A、定義:響度指聲音的強弱。
B、響度決定於物體振動的振幅,還與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②音調
A、定義:音調指聲音的高低。
B、音調決定於物體的振動頻率,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③音色
A、定義: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B、音色決定於發聲體自身的材料、結構等。
2、噪聲
(1)定義:無規律的,難聽刺耳或汙染環境的聲音叫噪聲。
(2)噪聲的來源:交通工具、工廠機械、家用電器等。
(3)危害:噪聲對人們心理和生理都會有傷害。輕則分散注意力,影響情緒;重則傷害身體,甚至危及生命。
(4)防止辦法:①、在聲源處減弱;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③、在人耳處減弱。
三、超聲與次聲
1、超聲
(1)定義: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
(2)特點:頻率高,穿透力強,"破碎"能力強。
(3)應用:用於醫學、工業、軍事等。(超聲診斷儀、超聲金屬探傷儀、超聲雷達)
2、次聲
(1)定義: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叫次聲。
(2)特點:頻率低、波長長、傳播距離遠、穿透力強、破壞力強。
(3)應用:預防自然災害,軍事探測等。
(4)危害:有很大的破壞力,要防止次生的產生,遠離次聲源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知識要點(複習提綱)三
第四章 多彩的光
一、光的傳播
1、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1)天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
(2)人造光源如:電燈、蠟燭。
2、光的直線傳播
(1)條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現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3)光速:真空中是3×108m/s。
(4)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v固<v液 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減小,但斥力減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現為引力。
(6)當分子間距離減小時(r<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但斥力增大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現為斥力。
6、由於分子無規則運動,使分子具有分子動能,由於分子間相互作用力,使分子具有分子勢能。
PAGE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