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絕對名聯(流傳多年的名聯)
2023-04-30 00:47:28 3
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得到了眾多朋友的喜愛。古往今來留下的對聯太多了,能夠流傳的對聯一定是雅俗共賞,讀書人覺得好,老百姓也覺得好的。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流傳多年的6副名聯,構思精妙文採好,老百姓也說好。
第1副對聯:年難過,年難過,年年難過年年過;事不成,事不成,事事不成事事成。
這個對聯是十分口語化,一讀就懂,很容易就記下來。而對聯中有一種人生哲學的感覺,從失敗到成功,從艱難到安然,這種人生智慧與閱歷,大概正可以概括老百姓一邊嘆息一邊努力的生活。
第2副對聯: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
這個對聯是南京雞鳴寺內的一副楹聯,說的是寺內的一座倒坐觀音。觀音倒坐,自然引起人們的注意。而這個對聯就用猜想的口吻加以解釋。
上下聯一問一答,是這個對聯最吸引人的地方,很容易就抓住了讀者的眼球,還給讀者一個緩衝的思考空間,讓讀者自行去思考「倒坐觀音」的用意。而看到「嘆眾生不肯回頭」的解答,相信讀者只有判斷,自有感想。
第3副對聯:好副臭皮囊,為你忙著過九十年,如今可要交卻了;這般新世界,縱我活不到一百歲,及身已見太平來。
據說這個對聯是教育家張元濟的自輓聯。所謂自輓聯,就是作者在生前給自己寫的輓聯,具有回顧一生、自我蓋棺定論的作用。
這個對聯的上聯主要是一種「解脫」的意味,認為活了九十年,保全一副臭皮囊,最終還是免不了「生老病死」的規律。這是一種平淡看待死亡的態度,體現了一個老人對人生的感想。
下聯則主要是一種安慰和「滿足」的心情。張元濟從舊社會經歷了新社會,十分激動,十分開心。所以他說就算自己活不到100歲,但是感受到光明和太平,已經不枉人世走一遭了。
第4副對聯:此木為柴山山出;因火成煙夕夕多。
這個對聯是一個典型的拆字聯。上聯的「此木為柴」,「山山為出」,下聯的「因火成煙」,「 夕夕為多」。這些字眼都是日常常見的,用平淡的文字寫出了濃鬱的生活氣息,更具有一種文字藝術的美感,所以流傳多年,深受百姓喜愛。
第5副對聯:狂到世人皆欲殺;醉來天子不能呼。
這個對聯是太白樓的一個對聯。太白樓,自然是紀念天才詩人李白的。這個對聯的上聯化用了杜甫《不見》詩:「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我意獨憐才。」下聯化用杜甫《飲中八仙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雖然是化用了杜甫名句,但是這個對聯加上了「狂」和「醉」,直接突出了李白的性格特徵,讓老百姓一眼也能夠欣賞李白的狂放和才華,生動貼切,文採自然飛揚。
第6副對聯:你也擠,我也擠,此處幾無立足地;好且看,歹且看,大家都有下場時。
這個對聯是戲臺上的對聯。古代演戲有一個習俗,一般會在戲臺上掛上對聯,這種風俗現在在農村還能夠看到。
這個對聯都是大白話,但是意思是很能讓人思考的。上聯是寫臺下「看戲的」,「沒有立足地」其實一語雙關,說人生,有感慨。下聯則是寫臺上「演戲的」,也是借題發揮,含有雙關,是說「人生都有下場時,且看最終結果如何。」這種對聯是貼近老百姓心聲的,自然能夠流傳多年了。
大家還知道哪些好對聯呢?大家有沒有寫過對聯呢?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