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格物致知)
2023-04-23 04:53:18 2
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格物致知,出自西漢戴聖《禮記 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中宋代朱熹提出要研究事物規律,並學習規律,從而獲得成功明大家王陽明認為格物致知是要糾正自己的認知,聽從內心安排這些個解釋多少有點隔山打牛、意猶未盡的感覺,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陽明心學的精髓是什麼
格物致知,出自西漢戴聖《禮記 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中。宋代朱熹提出要研究事物規律,並學習規律,從而獲得成功。明大家王陽明認為格物致知是要糾正自己的認知,聽從內心安排。這些個解釋多少有點隔山打牛、意猶未盡的感覺。
「格」,什麼意思?《孟子》:「大人格君心」,其意為「去掉」「糾正」。「格物」,是不是把一個叫「物」的東西去掉呢?我看比較貼近!「物」是什麼?「物」即形而下,和「器」相近!「致知」便是通達本源之意!當今,我們絕大部分都在向「物」的方向探究,故受其累!對科學界來講,以探索到最小物「夸克」,下一步是否還繼續再往下研究?有沒有比「夸克」還微的物質?我看不好說?普通大眾也熱衷於對「物」的追求,有窮盡嗎?一樣沒有。所以「受其累」是必然的!宇宙的本源是什麼?這是個極大的問題。如何去探索?心中不受物之所累也許是個法門!用實現對「物」的佔有多少來衡量人的成功的,是為「囚」!
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道能不生不滅,而器確有生有滅!道為自然,道向外擴展,無邊無界。器只能向內擴展,成形即有邊界。格物者,把邊界去掉,方能向外擴展 達到無邊無界、不生不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