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西葫蘆小瓜的露天種植技術(這樣種植管理西葫蘆)
2023-04-22 21:30:40 2
文/鄉土生活園藝
西葫蘆在近幾年的市場上比較走俏,而且種植面積也在不斷增大;西葫蘆的營養豐富,其中鈣元素含量比較高。所以,很受消費者和種植戶們的歡迎。
露地種植西葫蘆一般多在春秋季節居多,冬季溫度低時可以在溫室內種植。溫室種植西葫蘆,易管理,且錯開了市場的集中供貨時期,可以為種植戶帶來不錯的收益。西葫蘆在生長期間對溫度有著較嚴格的要求,溫度較低可能會發不了芽、授粉不良;溫度較高又可能會生長緩慢,甚至停滯的現象。那麼,我們本次就主要來了解一下,西葫蘆溫室種植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種蔬菜想要高產優質,選擇品種很重要。就拿我們的西葫蘆為例,不僅要選擇適合當地環境,迎合市場需求的品種;還要選擇早熟、高產、生長迅速,抗病性強的品種為佳!。
種植西葫蘆建議育苗移栽,還可以採用嫁接的方式來提高生長質量、抗病性、和抗重茬的目的。育苗時間,可根據當地需求或在9-10月份之間進行;如若是嫁接育苗,可用黑子南瓜(做砧木)和種植品種的西葫蘆種子,提前幾天一同播種。露出真葉時,即可進行嫁接,蔬菜幼苗多採用插接法嫁接,嫁接後用嫁接夾固定,注意保溫和增加溼度,促進生長和提高嫁接的成功率。
嫁接後要培育壯苗,成功後要適當煉苗,要及時去掉砧木也就是南瓜上生出的新枝葉。移栽定植大田前,田間施足基肥,有機肥3000公斤左右每畝,複合肥50公斤左右,尿素10公斤左右,和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肥後,深翻做細。起壟做畦覆膜種植,是高產優質,保水保肥,節約資源成本的一種有效的種植方式。
可做成1米左右的寬畦,高10釐米,畦之間距離50釐米左右,畦身長可視種植環境而定,過長的地塊要做好腰溝,腰溝要與排水溝相連通,以方便排水。待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即可移栽定植,定植的幼苗儘量多帶泥土,以免損傷根系;定植穴要深挖,保證根部全部入土,並在穴內澆入惡黴靈促進生根發育,壯苗防爛根。
田間管理
A,溫度調控,西葫蘆生長發育最適的溫度在18-25攝氏度左右,低於15攝氏度花粉將會受精不良,高於30攝氏度生長緩慢、甚至停止。所以,種植戶應根據當地的環境,來適時揭棚膜或加溫,讓植株處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中。
B,固定吊蔓,趁著西葫蘆伸蔓前,在溫室內系好吊蔓繩,上方固定在支架上,下方垂於植株基部,供西葫蘆攀援,防止倒伏,傾斜,提高田間通透性和瓜果的質量;每株留單枝,其餘側枝、腋芽和下部的病、老、黃葉及時去除。
C,人工授粉,人工輔助授粉,是提高坐果基數,減少出現畸形瓜的一種有效措施。每天上午8-10點雄花開放旺盛,是授粉的最佳時機。授粉時要均勻、細緻,並要保持棚內有一定的溼度,提高授粉質量。同時,還可使用2,4-D塗抹雌花子房來保果;使用激素時,注意不要重複和灑落,以免造成藥害。
D,肥水供給,西葫蘆需肥較多,前期較耐旱(基肥足的話,前期不建議過量澆水施肥,防止徒長,避免後期化瓜),但進入果實膨大後,需水、肥較多。田間土壤要保持溼潤,澆水時要隨水衝施速效肥,以氮鉀肥為主,採摘一次後要再次追施。
蚜蟲
蚜蟲的分布和危害範圍十分廣泛,常聚集於葉片背面、嫩梢、嫩芽、心葉處吸食作物汁液危害。造成卷葉,點片枯死,不僅影響作物的光合作用,還會傳染病毒病,對作物是一種嚴重的「威脅」。
防治溫室內蚜蟲,可在通風窗處用防蟲網封閉、阻隔;在室內懸掛黃色沾蟲板,誘捕有翅蚜、或粉蝨等害蟲。
在發病初期,可用溴氰菊酯,吡蟲啉,三氟氯氫菊脂等藥劑噴施,防治效果都是不錯的。
灰黴病
西葫蘆的幼瓜容易侵染灰黴病,是西葫蘆種植中常見的病害。花期後溼度大時,可導致病菌侵入幼瓜臍部發病。染病後,幼瓜變黃、軟腐、腐爛,並著生一層灰色黴層。嚴重影響了西葫蘆的產量,和品質。
溼度大,室內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溫度低,棚膜易結露的溫室,發生灰黴病的機率比較大且嚴重。在預防灰黴病時,要注意這些事項,做好針對性的改善。
發病初期,可用腐黴利,撲海因噴施,或使用百菌清煙劑燻棚,一周一次,2-3次可有不錯的防治效果。
更多關於無公害蔬菜的種植技術,請關注我們的【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講解】專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