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首領之一鄒元標為什麼反對張居正?鄒元標為什麼被罷官?
2023-12-06 18:12:26 2
鄒元標是明朝著名的官員黨派東林黨人之一,在東林黨中位置不低,可以說是首領之一,與趙南星、顧憲成兩人合稱為「東林黨三君」。
鄒元標幼時有神童的稱號,萬曆五年中進士,後入朝為官。同年因為反對張居正奪情被貶官杖責。
萬曆十一年張居正去世之後,回朝為吏部給事中。又因為上書觸怒皇帝被降職,後稱病乞歸。居家三十年專注講學,期間朝廷曾多次徵召,都委婉拒絕。正是這至關重要的三十年,為東林黨培養了不少的人才和力量,奠定了他在東林黨中的領袖地位。
天啟元年為吏部左侍郎,後因魏忠賢亂政求去。去世之後,被魏忠賢下旨剝奪官籍。崇禎初年,追贈其為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諡忠介。
鄒元標剛剛入職,就與張居正對上。當時張居正是內閣首輔,把持朝政多年,絕對的說一不二的性子。鄒元標對上張居正,可以說是小菜鳥對上大老鷹,不堪一擊,然而鄒元標卻站出來了,站出來反對張居正奪情留任,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這得先說說鄒元標本人的性格,剛正不阿,不畏權貴,若是有違法亂紀的,一定會彈劾上書。觀這人在朝中的經歷,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封封奏疏。彈劾高官權貴,貪官汙吏,甚至連皇帝做的某些事情看不過眼了,他都毫不留情的上書勸說。
張居正奪情留任,是不符合禮制的,鄒元標當時雖然剛剛入職,但是卻也選擇了上書反對,甚至因此得罪了張居正被貶職。所謂「奪情」,就是原本父母去世,需要回家守孝的官員,若是皇帝需要,就可以下詔奪情,特賜無需服喪。
張居正當時為內閣首輔,執掌國家權柄,對整個國家的走向都有著重大影響力。並且他還在進行著改革,實行新政,所以奪情留任也是說的通的。說到這兒,許多人肯定就會有疑問的,既然如此,為什麼鄒元標還是反對了呢?這是因為鄒元標並不認為,張居正有奪情留任的必要。
張居正當時雖然為內閣首輔,並且實行新政。但是在推行這些政策的過程中,確實是出現了一些問題的。正是這些問題,讓鄒元標反對張居正奪情。鄒元標在呈上的奏摺之中,不僅指出了張居正改革的一些問題,同時還毫不客氣的說:「雖可為,學問卻偏」。大致意思,其實就是批判張居正有才無德。
張居正奪情留任,確實是有他一點私心在內的。當時萬曆帝才十三歲,遠不到親政的時候。所以整個國家大事實際上是由張居正決策的,加之張居正本人性格剛硬,基本上內閣就是他的一言堂。若是這個時候回家服喪,不僅會大權旁落,自己推行的改革政策,也可能會隨之夭折。所以張居正才讓萬曆帝奪情留任,卻不想鄒元標不懼生死,堅持反對,最後惹怒張居正,直接將他貶職了。
萬曆十一年,張居正去世,被貶謫的鄒元標回到朝廷。張居正雖然在世之時大權在握,但是在去世之後,卻十分悽涼,受到各方攻擊,甚至就連他選定的繼承人也背叛了他。朝中大臣們紛紛上書彈劾張居正,磨滅張居正一切功績,似乎張居正就是一個實打實的奸臣。這個時候,鄒元標卻又站出來為張居正講話,肯定張居正的某些功績。這倒是十分稀奇的。
鄒元標第一次被罷官貶謫,是因為得罪了皇帝。明神宗剛剛繼位的時候,沉迷於享樂之中,貪圖女色,不務政事。當時朝政混亂,黨派鬥爭激烈,嚴重的內鬥消耗國家實力。鄒元標發現這個情況之後,上書請求皇帝處理。同時委婉的提出:「臣先前進獻無欲望的教誨,陛下嘗試自我檢查,是真沒有欲望呢,還是節制了欲望?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為。』陛下的確應該儘快徹底地自我檢查,著意節制自己的欲望。」
這在沉迷女色的神宗看來,就是對自己的諷刺,所以直接就將鄒元標給罷官了。說來鄒元標也是挺強勢的,雖然不是故意的,但卻是直接和皇帝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