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躊躇等待什麼意思(迷茫躊躇等待)
2023-04-23 08:49:42 1
蘇聯解體前後,當時蘇聯社會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地方。這些情況,既是戈巴契夫帶來的,也能從中看出當時蘇聯各階層對蘇聯不同情結。蘇聯解體已經30年了,2021年,或將成為這個超級大國的周年紀念日,而作為俄羅斯總統普京,他必然要對蘇聯解體再次發出聲音。因為普京就是蘇聯體制下出生成長起來的。
研究普京的人會發現,普京在不同階段都很低調,直到他擔任總統。他一步步成為「鐵腕總統」,三次入選福布斯最有影響力人物。那麼作為蘇聯時代成長起來的普京,蘇聯解體時,他在忙什麼?
01普京從小就立志想當一名情報人員,大學畢業後,他實現了這一理想。作為蘇聯克格勃成員,他被長期派駐到東德工作,直到1990年,普京回國任職。當時蘇聯已處於風雨飄搖時期。普京也見證了在戈巴契夫領導下,蘇聯決策失誤,還居然同意了兩德統一,把駐在東德部隊撤回來。戈巴契夫以為能換來西方援助,但沒想到卻丟失了地緣利益。面對蘇聯步步收縮,普京認為戈巴契夫採取的是愚蠢對策。但普京只是一個克格勃成員,他無法左右蘇聯高層決定。
有人說為什麼就斷定普京對戈巴契夫執政有意見?
其實先從普京的身份來分析,克格勃成員可都是精挑細選人,而且要上查祖宗三代,而普京祖父與父親身份都值得克格勃信賴。普京的祖父曾給列寧和史達林擔任過私人廚師,雖然級別不高,但最最重要崗位,不是信賴的人根本不可能當私人廚師。普京的父親曾在蘇聯海軍服役,二戰時又成為蘇聯內務部爆破手。所以普京審查合格。
克格勃挑選人員時,除了要嚴格審查祖宗三代,克格勃另一個條件也很嚴格:必須對祖國忠誠!這種忠誠無法第一眼看出,需要不斷考察歷練,據有些資料顯示,普京在這方面也是絕對合格。如果蘇聯不解體,普京也是一個合格的蘇聯官員。
1990年,普京回國後,他對蘇聯前景已經有所憂慮。由於克格勃的人掌握內情及時,觀察事物發展都極其敏感,戈巴契夫這樣胡搞,除非麻木的人不知道蘇聯走向何方。像普京這樣的人,他當然知道蘇聯要向何處發展。而此時普京正是迷茫時期,他十分清楚後果嚴重,不知道何去何從?
021990年,普京從東德回國後,他在聖彼得堡大學任校長助理,注意!此時普京還有個身份依然是克格勃。此後普京又擔任聖彼得堡市長顧問,而市長正是普京恩師索布恰克。
1991年,在戈巴契夫神操作下,居然在蘇聯設兩個首都,一個是聖彼得堡,一個是莫斯科,戈巴契夫要在兩個城市搞民主選舉的試驗。在試驗中,索布恰克勝出,當選為聖彼得堡市長,隨即宣布限制蘇共活動,而且還要求恢復聖彼得堡之名。索布恰克當市後,市長顧問就是普京,而普京當時是否克格勃身份不得而知。
此後普京又擔任聖彼得堡對外聯絡委員會主席,但此時蘇聯發生一起重要事件,這起事件改變了普京。這就是有名的「8.19事件」。
事件發生後,蘇聯成立事態委員會,並軟禁了戈巴契夫。但由於這個委員會沒有及時控制葉爾欽,甚至忽略葉爾欽,導致事態委員會不僅沒有控制事態,而且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指責,可以說「失道寡助」。隨後事態委員會失敗,委員會成員被判刑。戈巴契夫被放出,繼續擔任他的總統。
「8.19」事件是一起挽救蘇聯的事件,但沒有成功。如果成功後,蘇聯或許不會解體。但正是因為沒有成功,才加速了蘇聯解體。
據資料顯示,「8.19」事件後,普京退出克格勃。普京為什麼這樣做?因為蘇聯馬上解體了,作為蘇聯的情報特工組織,解體後沒有什麼好下場。從當時情況來看,蘇聯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也參加了政變,事件失敗後被判刑。在普京看來,戈巴契夫必然要對克格勃下手,因此退出這一組織是正確選擇。此時普京既無奈,又躊躇滿志。雖然他被索布恰克賞識,但他不知道未來將走向何方。
從「8.19」事件,到蘇聯解體,時間也只有4個多月時間,普京依然在聖彼得堡跟隨索布恰克。面對國家突然發生的變化,普京也只有選擇等待。但這種遠離政治漩渦的等待,也給了普京思考的時間。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震驚了全世界。當時蘇聯上下反而顯得很平靜。因為葉爾欽與白烏兩國元首,跑到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弄了個「別洛韋日協議」,宣告蘇聯解體,戈巴契夫還在莫斯科不知道怎麼回事呢,當得到消息後,先要求葉爾欽給他退休後的待遇,受到後人的恥笑。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獨立。此時普京依然在莫斯科等待,不過他成為副市長,但恩師索布恰克日子不好過。索布恰克是一個好的教授,但並不是一個成功的政客,不過索布恰克卻勸說普京到莫斯科發展。據有關資料介紹,普京決定要進入莫斯科,還有他的同鄉丘拜斯也幫了他的忙。
蘇聯解體前後,普京一直在冷靜觀察當時局勢,隨時做好出山的準備。普京也知道,他還年輕,如果在聖彼得堡跟著恩師,不會有大的發展。
以上就是蘇聯解體前後,普京的情況,其實並不複雜,也符合普京的性格特點,隱忍。而且隨時準備出擊。
普京必將載入俄羅斯歷史,作為現任總統,關於普京的執政經歷也將成為歷史。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