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成語故事64論楚靈王的倒掉之尾大不掉(國學成語故事64論楚靈王的倒掉之尾大不掉)
2023-04-22 19:29:50 1
《國學鉤沉》,濃縮歷史精華。曲徑通幽,遇見不一樣的「中國」。
本期故事緊續上回,主要講述楚國新一任國君——楚靈王熊虔的故事。由於內容複雜、篇幅較長,所以分成了上下兩篇,分兩期發表,希望讀者朋友們喜歡。
還有,本期成語故事是陰曆2021年的最後一期,感謝過去半年多來,社會各界朋友的關注和支持。新的一年,《國學成語故事》的關注點將很快告別春秋時代,進入列強紛爭的戰國時期,後續內容更精彩,期待越來越多的讀者朋友們關注和支持。
(上)陳蔡血淚,家不和外人欺
公元前534年,在位35年、長期帶病堅持工作的陳國君媯(gui)弱一病不起(哀公有廢疾)。
別看他從小就身子骨弱,老婆孩子卻不算少。他單單從鄭國就娶了三個美女。元妃鄭姬生悼太子偃師,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勝。
哀公寵愛二妃和公子留,就把留託付給弟弟司徒招和公子過,希望太子偃師即位後,再傳給公子留。
司徒招和公子過卻不想等那麼久,於是沒等哀公咽氣就反動兵變,殺了太子偃師立留為國君,並派人包圍哀公的寢宮,牢牢封鎖了消息。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一個月後,聞聽兇信的陳哀公在絕望和悔恨中自縊身亡,諡號曰:哀。
國君新立是大事,於情於理都要向「老大」——楚國匯報,匯報人叫幹徵師。
不料,公子勝也跑到了楚國,向靈王哭訴了陳國發生的一切。楚靈王大怒,當即命人殺死幹徵師,派公子棄疾帶兵伐陳。
陳國兵無鬥志,一觸即潰。公子留狼狽逃奔鄭國。
陳國再次亡於楚國之手。
直到五年後,楚公子棄疾即楚平王繼位,為了邀買人心,平王命陳復國,立陳國故太子偃師的兒子吳為君。這是後話。
再說蔡國,楚蔡本來是友好鄰邦。為了鞏固這一傳統友誼,公元前543年,時任國君蔡景侯甚至專門為兒子蔡般從楚國討了個媳婦。
不料兒媳娶到家,景侯卻惦記上了,兩人很快明來暗往。
所謂奸近殺、賭近盜。蔡般盛怒之下,將父親與媳婦一起斬殺,自己提前做了接班人,是為蔡靈侯。
蔡靈侯繼位12年,楚靈王在申地熱情召見。
老大召見,而且說要在一起喝杯酒敘敘舊,蔡靈侯欣然前往。
一位大夫覺得不安,勸阻說:「您不能去,楚王貪婪沒有信用,並且最怨恨蔡國。現在他財禮重說話甜,恐怕是在誘惑我們,不如不去。」蔡靈侯不聽。
三月丙申日,蔡靈侯來到申地,受到楚靈王的熱烈歡迎。酒席宴上,靈王及手下連連勸酒,光說拜年的話,靈侯來者不拒,不一會就酩酊大醉。
醉夢中的靈侯被捆了個結結實實。當年夏四月以謀害國君的罪名被殺,隨從70人亦慘遭殺害。隨後,靈王派公子棄疾帶兵包圍了蔡國。
(中)無信不立,楚靈王失道寡助
蔡國命在旦夕,晉國人坐臥不安。
當年秋天,晉國聯合魯國、齊國等出動八國聯軍救援蔡國,並派出大夫狐父出使楚國,希望楚國罷兵,放過蔡國,被一口回絕。
當年冬十一月,援軍無望、抵抗無力的蔡國被攻破,太子蔡有被靈王當了祭品。
靈王的殘暴之舉震驚了諸侯。當時就有人斷言,他必定會有後悔的那一天。
楚靈王以血腥殺戮登上國君寶座後,更加迷信謊言和暴力。
為了威嚇諸侯,靈王首先把矛頭指向了宿敵吳國。公元前538年八月甲申日,楚國將領屈申攻佔吳國「領土」朱方(今江蘇鎮江東南)。
當時,因叛亂出逃的齊國原大夫慶封在此避禍,結果被抓了俘虜,家人全部遇害。
慶封作為戰利品被解送楚國。靈王一聽大喜,命人將慶封作為「反面教材」遊街示眾。
伍舉一聽連連搖頭說:「我聽說沒有缺點的人才可以誅殺他人。慶封就是因為不聽話才跑到那裡避難,他肯一聲不吭地等你殺他嗎?」
伍舉這話原本說得夠露骨了,大王您和慶封是一路貨色,怎麼好意思指責人家。
但楚靈王覺得自己那事根本不是事,於是下令在慶封身上綁上斧鉞在諸侯軍中遊街,並用刀逼迫他自言其罪:「不要像齊國的慶封一樣殺死國君,削弱國君的孤兒和大夫們會盟。」
反正橫豎是一死,早死早託生,慶封也豁出去了,大喊說:「大家不要學楚共王的庶子圍,殺死他哥哥的兒子,自己當國君,和諸侯會盟。」
諸侯們一聽,忍俊不禁。楚靈王弄巧成拙,惱羞成怒,急忙忙命人斬殺了慶封。但這事卻成了「國際笑話」,並被載入史冊流傳至今。
除迷信暴力外,靈王還有一個變態的愛好,喜歡腰細的人。
所謂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朝中大臣為了讓腰變細,紛紛節食,每天只吃一頓飯。
為了迅速收腰,朝臣們還發明了「物理療法」,每天起床後第一件大事就是深呼一口氣,收緊小腹,再急急系上腰帶,然後扶著牆站起來。
這樣堅持了一年,楚國朝臣個個弱不禁風,面目黑黃,比難民還難民。
後宮的女人們就更可憐了,為了取悅靈王,很多人得了「神經性厭食症」,活活餓死。
這就是那句名詩「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由來。
韓國女星金莎朗在某部電影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如果太自信,會變成惡魔的」。
這話用在楚靈王身上實在合適不過。
楚靈王繼位後,隨著各諸侯國紛紛臣服,他的野心開始極度膨脹,除了四處侵略,還大興土木,其中最豪華的當屬章華之臺。
章華臺建成後,為了向「國際社會」展示實力,靈王四處下請帖,希望與各諸侯國一起進行落成典禮,但是應者寥寥。
「馬屁精」太宰薳(wei)啟強坐不住了,自告奮勇跑到魯國軟硬兼施,請來了魯昭公。
昭公來到楚國,受到盛情款待。酒酣耳熱之時,靈王還把典藏國寶「大屈」弓送給昭公做禮物。
第二天酒醒後,靈王就後悔了。薳啟強聽說後,又自告奮勇來見魯昭公。
閒聊間,昭公說起靈王贈弓之事,薳啟強立刻翻身下拜,向昭公祝賀。
昭公有些不解,薳啟強說:「您不知道吧,這可是件寶貝,齊國、晉國、越國都想要。現在您得到了它,以後就得想方設法防備著這三個國家,能不向您祝賀嗎?」
昭公一聽,嚇得連忙退給了楚王。
(下)尾大不掉,楚靈王自掘墳墓
事實上,早在靈王未做國君之前,就有人預言了他的覆滅。
還有人預言,靈王敗落的具體時間是十年之內,而且從此後楚國將逐漸沒落,無復昔日輝煌。因為靈王太任性,把好運氣都糟蹋完了。
當然,楚靈王並不傻,他之所以如此任性,除了國力雄厚外,放眼國內,唯一能構成潛在威脅的,也遠離國都,他大可高枕無憂。
但他錯了。
所謂的「潛在威脅」是他的弟弟熊棄疾,這與他老爸當年的一次「佔卜」有關。
話說靈王滅掉陳蔡兩國後,為了威服諸侯,預防進犯,下令在陳、蔡、不羹等地修造了高大堅固的城牆,並任命弟弟棄疾做蔡公。
楚靈王也有些不放心,就問大夫申無宇說:「棄疾在蔡地怎麼樣?」
申無宇說:「擇子莫如父,擇臣莫如君。我聽說親近的人不在外邊,寄居的人不在裡邊。現在棄疾在外邊,從鄭國逃難而來的鄭丹在裡邊,您恐怕要當心點。」
楚靈王說:「咱們國都有高大的城牆啊(國有大城)。」
申無宇說:「從鄭國、齊國等的例子看,國有大城反倒有害。樹梢太大,樹木就會折斷;尾巴太大,就難以掉轉身子。這是君王您明白的道理啊。」
是的,這些楚靈王都明白,但是時間和運氣已經不在他這一邊。
所以,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他曾經悔恨,但為時已晚。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國學經典欣賞:
楚子城陳、蔡、不羹。使棄疾為蔡公。王問於申無宇曰:「棄疾在蔡,何如?」對曰:「擇子莫如父,擇臣莫如君。鄭莊公城櫟而置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齊桓公城谷而置管仲焉,至於今賴之。臣聞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親不在外,羈不在內,今棄疾在外,鄭丹在內。君其少戒。」王曰:「國有大城,何如?」對曰:「鄭京、櫟實殺曼伯,宋蕭、亳實殺子遊,齊渠丘實殺無知,衛蒲、戚實出獻公,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左傳•昭公十一年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