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鵝簡介(鎮江的這篇鹽水鵝文章)
2023-04-23 02:44:36 1
用最草根的美食,去叩問消費信心
文字原創 / 盡色
有哪種美食,鎮江人三天「不攏邊」就難受?如果要網絡票選的話,怕是鎮江鍋蓋面和鹽水鵝都會入選。
前幾天我們寫了鍋蓋面,相較而言,鹽水鵝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顯得更有意味。
在鎮江的老饕眼裡,鎮江鹽水鵝有這些特點:一是原汁原味,佐料都使在暗處,只感受到鵝體的本香;二是鵝肉鮮香靈動,鮮香來自年老滷的催化,鮮靈感則來自於活鵝現煮,最大程度地體現出鵝肉本身的味道和層次感;三是外表黃亮、光澤通透,通體略帶透明感……
總之,濃而不膩,淡而不薄,不失肉力,越嚼越有味。
我也個是幾天不剁點鵝子回家,就覺得嘴裡寡淡的主兒。體味到鎮江鹽水鵝最大的妙處,是「葷菜裡的素菜」,口味沒有油膩感,為什麼?業內大咖曾透露:燒制10隻鵝子,要撇出三四斤鵝油……在於那神秘的燒制工藝。
是的,別的美食都可以在家燒制,鹽水鵝基本在家燒不了。
當然,鎮江人喜愛的還不僅是鹽水鵝,是以鹽水鵝為代表的鎮江滷菜,包括烤鵝、鵝爪翅等等。
前幾天朋友給我發來一張照片,說江濱新村的「小葉家」開門復業,排隊購買鹽水鵝的食客隊伍,都漫過了馬路——鎮江人對鹽水鵝,那才是真愛呀!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其他店怎麼樣?其實,「上方鵝莊」也是排起了長隊,開門前三天,銷量甚至達到了去年同期的3倍;「螃蟹家」我去的時候,他們忙得來不及答話,只顧低頭剁鵝子,笑著回「挺好」;「小邱家」復業已經有20多天,生意逆勢上漲,也是大大好過去年同期的水平,達到每天銷售五六十隻,老闆信心滿滿地說:「還會越來越好!」
場面好看還不夠說服力?
是的,「小邱家」我去的時候,正在下小雨,僅剩一位顧客。那麼,我再從源頭上給您一個數據:有批發商統計,最近鎮江市區每天要銷售四五千隻活鵝,其中一位批發商,春節至今已經進貨2萬餘只。
很多餐飲人期待的所謂「報復性消費」,首先定格在了一隻小小的鎮江鹽水鵝上面,在當前的語境下,帶給我們的思考就很多了。
鎮江鹽水鵝的銷售點,出名的還不止上述幾家,諸如三茅宮的張記,百盛家園的周記,華都名城的「杜三家」,大市口的「加成家」,壽邱街的「眼鏡家」,花山灣、金星市場的「竇氏」,桃花塢的大昌,丁卯外貿冷庫的環宇,九裡街的「陳家門」,南門大街的胡大家等,都有數不盡的忠粉。
「上方鵝莊」的鵝掌門,曾調研過鹽水鵝的消費區域:除了鎮江,安徽全境的貢鵝、天長秦楠鎮老鵝、揚州全境老鵝、六合鹽水鵝等,也都有著巨大的消費人群。
所以,這個話題從客觀上就自然放大了。
在寫鍋蓋面的時候,我們提到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以吃早茶的方式,提振消費信心。說明我們是敏感的,此後,安徽、南京等地倡導公務人員帶頭消費。甚至據說南京將推出總額度3.18億元的消費券,去促進餐飲、圖書、鄉村旅遊等行業的消費。
市民肯定要為此舉叫好!而從鹽水鵝的角度思考,在沒有刺激措施的情況下,是什麼使得鹽水鵝產生了逆勢上揚?鎮江市民對鹽水鵝的巨大消費需求,也曾與疫情防控存在一定的矛盾,是什麼使得這些矛盾得以化解?
這些都是值得一邊品嘗鹽水鵝,一邊慢慢品味的地方。
美團日前發布《餐飲外賣復工消費報告》披露,復工兩周以來,全國主要城市餐飲外賣交易額和訂單量兩個主要數據,呈現大幅增長態勢,有三成商家外賣單量超過疫前。
這些對餐飲人來說,對業態的調整,有沒有借鑑意義?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有一千個品鵝人,自然也會有一千個滋味在心頭。
促使我寫今天這篇,還有一則關於老鵝的暖心故事,姑且作為結尾。疫情期間,鎮江高職教師在線教學期間,給兩個電子商務班的同學們,布置了一項特別的作業:不是將作業寫在作業本上,而是把作業寫在家鄉的大地上。
具體的任務是:幫助丹徒區谷陽鎮養殖戶楊勝凱「花式」銷售老鵝。原來,楊勝凱的老鵝在疫情期間遇上了銷售難,且楊勝凱自幼身患小兒麻痺症……最終,劉詩雨等同學,幫助陷入困境的養殖戶走出了一片豔陽天。
一隻老鵝,在戰「疫」時期,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話題性,箇中滋味,還得細品。
文字原創
感謝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