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兔年的吉祥語(兔年說文解字)
2023-04-23 05:52:54 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記者 上官雲)轉眼間,農曆兔年來了。按照生肖紀年的說法,十二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流傳至今。
十二生肖的歷史很悠久,據說在先秦時期已有相關記載。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副主任孟德宏表示,兔子的生命力極強,我們的先民很早就將兔子當做瑞獸加以看待,《瑞應圖》中記載,「赤兔大瑞,白兔中瑞」。
他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提到,結合十二地支,人們常常說的「卯兔」,本身其實代表著黎明、春天、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卯兔」的「卯」有啥含義?
關於十二生肖或者說「屬相」的起源,有著不同說法。有觀點認為,生肖文化起源於圖騰文化;也有觀點認為,十二生肖起源於動物崇拜。
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也常常能聽到「卯兔」的叫法。孟德宏認為,「卯」是十二地支之一。用「卯」來與「兔」相對應,說明古人認為二者之間存在著某種特定的聯繫。
「卯」的甲骨文字形,則很像是門被打開的樣子,例如《說文解字》認為「卯」「象開門之形」,並指出「二月為天門」。在此基礎上,段玉裁解釋為「卯為春門,萬物已出」。
同時,《說文解字》也將「卯」音訓為「冒也。二月萬物冒地而出」。段玉裁引用《律曆志》進一步闡發說,「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
從文字學角度來看,「冒」有草木萌生之意,「茂」可以指草木繁盛,指的就是人間二月草長鶯飛的美好時光。就四季而言,「卯」意味著春意濃濃;就一天而言,「卯」在時間上指早上五點到七點左右,代表著破曉的黎明。
「綜合起來看,『卯』的甲骨文字型傳遞的就是開門納福的寓意,萬物從冬季的沉睡中復甦。」孟德宏說。
兔子是人們眼中的瑞獸
依據甲骨文來看,孟德宏認為,「兔」基本就是「兔子」的象形。《說文解字》如此解釋「兔」,「獸名,像踞,後其尾形」。
長長的大耳朵,萌態十足,這是「兔子」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之一。孟德宏說,兔子的生命力很強,很早就被先民們當做瑞獸加以看待。
「兔子的繁衍能力也很強,因為這些特點,它們在民俗文化中很受老百姓的喜愛。」他解釋,在民俗傳統中,先民們大多都有「生殖崇拜」,期待多子多孫、人丁興旺。
據《瑞應圖》載,「赤兔大瑞,白兔中瑞」。古時人們發現白兔以後,大多會敬獻給朝廷,以顯示國富民強。
此外,《三國演義》中呂布的坐騎就叫做「赤兔馬」。孟德宏覺得,以「赤兔」命名駿馬,很可能和兔子跑得快這個特點有關。
兔子善於奔跑,所以也有「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一說。漢字「逸」即從兔會意,表示的就是像兔子一樣飛快地奔跑,這種奔跑的姿勢優美、飄逸,能引起人們很好的審美體驗。
所以,人們常常說的「卯兔」,本身其實代表著黎明、春天、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兔」的文化內涵
在中國傳統生肖文化中,兔子活潑機靈,是活力和幸福的象徵。
比如,嫦娥奔月在中國是耳熟能詳的民間傳說,當人們想起廣寒宮、桂花樹時,往往也會想到可愛的玉兔。
孟德宏認為,憨態可掬的「兔兒爺」也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產物,其造型生動詼諧,深受兒童喜愛,寄寓著人們各種美好的願景。
可愛的兔子為何能被選入十二生肖?孟德宏認為,除了傳說和民間故事之外,也可能因為兔子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他提到,大文學家韓愈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毛穎傳》,第一段講「毛穎者,中山人也。其先佐禹治東方土,養萬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為十二神」,也佐證了上述說法。
日常生活中,與「兔」相關的成語典故也很多,常見的比如狡兔三窟、守株待兔等等。
玉兔呈祥與花好月圓
對中國人來說,包括兔子在內的十二生肖不只是簡單的動物形象,更是刻在記憶深處的文化符號。
孟德宏說,《禮記》中對「兔」這個字有相關記載。此外,陸佃雲,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故曰明視。所以人們很早之前就把月亮和兔子聯繫在一起了。
「而且大家常說花好月圓,春節、中秋等都是我們特別重視的節日,最盼望的就是團圓,兔子就成為月亮乃至團圓的一個代名詞。」他說。
正所謂「玉兔呈祥」,在各式剪紙窗花、繪畫作品中,經常會有兔子的身影出現,寄託著人們的美好心願,也彰顯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甲骨文中的『兔』字就是象形字,很好地抓住了兔子外形最突出的特點。這就是咱們先民們造字時很了不起的地方,生動傳神地傳遞出語義信息。」孟德宏由衷地感嘆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