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文言文必背(八年級上冊文言文三峽詳解)
2023-04-23 02:17:40 2
大家好,我是白話老師,白話說文言,其實並不難,今天帶來的是八年級上冊《三峽》詳解(一),要堅持打卡哦!
文言文內容會略長,分了兩篇文章,大家一定要有耐心都看完哦!
在講解文章之前,先來講一下三峽,所謂三峽,為哪三峽?
三峽之首---瞿塘峽
瞿塘峽雄踞長江三峽之首,亦稱夔峽,西起白帝城,東至巫山大溪鎮,全長8公裡,以其雄偉壯觀而著稱。瞿塘峽谷窄如走廊,兩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過此發出「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為魁」的讚嘆。瞿塘峽西入口處,白鹽山聳峙江南,赤甲山巍峨江北,兩山對峙,天開一線,峽張一門,故稱夔門,古稱瞿塘關,形成「西控巴蜀收萬壑」,瞿塘峽鎖全川水的險要氣勢。 瞿塘峽在三峽中雖然最短,卻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畫卷和文化藝術走廊。
幽深秀麗---巫峽
巫峽自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全長46公裡,有大峽之稱,以幽深秀麗擅奇於天下。峽江兩岸,青山不斷,群峰如屏,船行峽中,時而大山當前,石塞疑無路;忽又峰迴路轉,雲開別有天,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 巫峽兩岸群峰,以十二峰為奇,它們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為纖麗奇俏。 「秀峰豈止十二座,更有零星百萬峰」。
灘多水急---西陵峽
西陵峽,得名於三峽名珠-宜昌市南津關口的西陵山。它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東起宜昌南津關,西至秭歸香溪河口。峽谷內,兩岸怪石嶙峋,險崖峭立,猿猴難攀。灘多流急,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為西陵峽的壯美。整個峽區都是高山、峽谷、險灘、暗礁。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古三峽船夫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西陵峽中行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
見識到我們偉大祖國的秀麗山川,來聽聽酈道元筆下三峽的模樣吧!
進入正題,八年級上冊《三峽》詳解:
一【作者簡介】
酈道元(466年~527年)字善長,範陽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時期官員、地理學家,青州刺史酈範的兒子。酈道元以父蔭入仕,襲封永寧伯。遷都洛陽後,出任尚書郎、太傅掾,升任治書侍御史。受到尚書僕射李衝所彈劾,遭到免職。歷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將,外任冀州長史、青州刺史、魯陽太守、東荊州刺史、河南尹等職。執法嚴峻,頗有威名 ,招致一些宗室怨恨,後被刺史蕭寶寅所害。
本文節選自《水經注·江水》。《水經注》是註解《水經》的,但本身又是一部內容豐富、獨具風格的著作。《水經》是中國古代一部較完整的記載全國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不詳。因其記述較簡略,酈道元「訪讀搜渠」,親自考察後為其補訂作注,名曰《水經注》。酈道元根據自己親身所見所聞或古書中的記載,旁徵博引,一一詳註補充,除補全了江河主幹支流外,還補充了山嶺郡邑、名勝古蹟和各地的風土人情、神話傳說等,極大地豐富了原書內容。因此,《水經注》不僅在地理學、文學上有很高的價值,對後代山水遊記的創作也有很大影響。
二【重點導引】
這是一篇描寫長江三峽壯麗景色的遊記體散文。學習本文,首先要體會其謀篇布局的巧妙;其次要從作者精細的觀察、凝練精確的用語上理解寫景狀物的特點,領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這一篇的內容就先更到這裡,主要是了解三峽和作者,關於文章的詳細解析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具體闡述,打卡完成✅記得點讚或評論區留言哦!
我是白話老師,我們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