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的血液去哪裡檢測(獻血婚檢江蘇省血液中心專家科普獻血查什麼)
2023-04-17 08:48:44 1
現代快報訊(記者蔡夢瑩 文/攝)近日,「一定要和對象去獻血」這一話題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獻血檢測血液情況,可以藉此來排查有無愛滋病等。這一說法被不少醫學博主批評「很不負責」。獻血到底查什麼?為什麼有人獻血前檢測合格,獻血後又被通知不合格?現代快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江蘇省血液中心專家。
△新街口地鐵站附近的獻血點
8月8日傍晚,現代快報記者來到新街口地鐵站附近的獻血車,三名年輕人正在車內等候獻血。工作人員一邊介紹,一邊遞來一個宣傳單頁。記者注意到,在獻血者基本條件中註明了「B肝、C肝、梅毒、愛滋病病原體感染者請勿獻血」的字樣。還列出了暫不能獻血的情況,如24小時內飲大量白酒者、半年內做過較大手術者、熬夜及近期過度疲勞者等等。工作人員表示,採血前後的檢驗環節,會對所有捐獻的血液進行嚴格的血液篩查。
△建鄴區孕前優生免費服務項目公示
8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在建鄴區婚姻登記處婚孕中心了解到,這裡的婚檢孕檢項目包括病史詢問、體格檢查、臨床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風險評估、諮詢指導、早孕及妊娠結局追蹤隨訪等19項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在病原體檢測項目中則包括梅毒篩查、愛滋抗體檢測、B肝兩對半、風疹病毒IgG抗體測定、巨細胞病毒IgM抗體和IgG抗體測定、弓形體IgM抗體和IgG抗體測定等。
據了解,爭議話題的焦點在於獻血前的初篩檢測,這一環節到底檢測哪些項目?江蘇省血液中心消供科科長兼檢驗科副科長蔣暱真告訴記者,除了讓獻血者通過《獻血者健康徵詢表》進行自我排查外,現場的醫務人員會對獻血者進行血壓、脈搏、體溫、體重的測量,此外還要抽血進行初篩檢測。在這個環節,檢測項目包括ABO血型、血紅蛋白、B肝表面抗原、梅毒抗體、谷丙轉氨酶。如果所有檢測都符合《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才會進入獻血過程。
不過,並不是獻完血就表示血液完全過關了。在獻血結束後,血液的樣本會被送入血站實驗室重新進行檢測。蔣暱真解釋:「一方面,實驗室檢測項目更多;另一方面,實驗室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更高。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獻血前的檢測合格了,獻完血之後檢測又變不合格的原因。」而實驗室檢測主要包括經血傳播病原體檢測、轉氨酶檢測以及血型檢測;其中,經血傳播病原體主要檢測B型肝炎病毒(HBV)、C型肝炎病毒(HCV)、愛滋病病毒(HIV)和梅毒螺旋體。
△獻血宣傳單頁
不少博主提到一個醫學術語叫做「窗口期」,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窗口期」檢測不出來的說法?蔣暱真表示,從病原體進入人體,經過不斷的增殖,直至病原體能被檢測出來的這段時間稱為檢測窗口期。也就是說,病原體濃度必須高於一定的濃度(檢測下限)時,才能被檢測到;在病原體濃度低於檢測下限時,是檢測不到的。為了保障血液安全,從2016年起,國家對上述的前三種病毒,要求在原先酶聯免疫法檢測的基礎上增加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直接檢測病毒的DNA或者RNA,而且它具有擴增放大效應,因此其靈敏度相比酶免檢測大大提高,縮短了檢測窗口期。儘管隨著科技的進步,檢測下限降低,窗口期縮短,但是窗口期永遠都存在。
此前,福建省血液中心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一則科普推文。文中進一步解釋稱,對感染了某種病毒且處在「窗口期」的人進行抗體檢測,結果多為陰性,即無法確認患者是否感染。直到窗口期過後,進行複查才能確診。如果懷疑自己處於某種疾病的「窗口期」,一定不要參加獻血!特別是不要通過獻血做愛滋病檢查。此外,根據我國的《傳染病防治法》、《愛滋病防治條例》的規定,高危獻血者故意獻血,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的,依法承擔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獻血者如何了解獻血是否合格呢?蔣暱真說:「獻血後,大家可以在江蘇省血液中心微信公眾號查詢。一般來說,血液檢測後的3-5個工作日內,我們也會發簡訊通知獻血者。如果有不合格的,我們會直接電話通知獻血者本人。」
(現代快報全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