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初看不以為意年紀越大越覺得是神作的書(有哪些初看不以為意年紀越大越覺得是神作的書)
2023-04-17 06:44:22
原創 千尋麻麻 東西兒童教育 2022-10-17 發表於四川
大家好,我是千媽。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
「有哪些初看不以為意,隨著年齡增長慢慢覺得是神作的書?」
最高贊的回答是:
「《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教育部推薦的中小學必讀名著,100年前,老舍先生寫下了這部最早的北漂奮鬥史,時至今日,仍對世人影響巨大。
主人公祥子,從一個努力上進的小夥子,變成遊手好閒的社會垃圾。
巨大的命運落差,看似個人悲劇,又是時代的必然。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精讀這部偉大的作品。
讀之前,先囉嗦幾句,交代下背景。
之所以開始做名著精讀,是因為之前上過我「繪本精讀課」的孩子長大了。
隨著閱讀能力增長,加上學校要求,孩子們從繪本過渡到了大部頭,便有越來越多家長私信問我,什麼時候出大孩子的精讀課。
課程開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想,在這之前,還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大齡段的精讀經驗。
到了小學中高年級,精讀的重點就不再是技巧,而是深入理解,是站在作者背後看他的寫作意圖,代入時代背景的思考與感受。
對家長來說,是要多跟孩子交流,把融合你認知的閱讀緯度在交流中傳遞給孩子,提供給他不同的理解角度。
這個前提,當然是家長自身要對作品有所了解。
這就是我寫文的初衷,想為大家提供一個簡略版的「精讀雛形」,至少孩子學到這部作品時,你還可與他做些碰撞和延伸。
除此之外,也是因為這些年我有種感受,我們這代人,年輕時讀書多為了考試,高壓束縛下囫圇吞棗,難品其味。
反倒是現在,沒有現實壓迫,讀書成了相對純粹自由的事,才讀出更多豐富的況味。
所以,讀書不僅僅是與孩子的共同成長,也是自我的愉悅。
多了解些經典作品,不能賺更多錢,但可以讓我們把人生過得更遼闊。
#1
舍小我、入塵世, 方能成就大我
讀《駱駝祥子》時,我們多半會有這樣的感受:
整部作品幾乎沒有一處掉書袋的地方,連成語都極少使用,遣詞造句如同日常聊天般通俗,質樸簡單的語言,卻句句戳中人心。
這就是老舍的厲害之處,也是他的寫作風格:
接地氣。
要理解這種寫作風格,得先了解一些關於老舍先生的趣事。
你知道老舍這個名字從何而來嗎?
老舍原名並不叫老舍,而是叫舒慶春,因為在立春時出生,意思是慶賀春天的到來。
上學後,老舍自個把名字改成了舒舍予,意思是要捨棄「我」。
老舍是他後來的筆名,這個「老」,也不是我們慣常認知裡年長的意思,而是一直、永遠的意思。
這是老舍給自己的忠告:要一直、永遠忘我。
這種人生態度貫徹了他一生,也體現在他的創作中。
老舍從不覺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作家,即使出名後,他也仍會在家門口擺出桌椅茶壺,請路過的車夫小販喝茶聊天。
他稱呼自己為寫家,把平民百姓的故事寫下來而已。
恰恰是這種「舍小我,入塵世」的格局,最終成就了老舍,使他成為人民的藝術家。
這也解釋了,為何老舍筆下的人物總是那麼真實、鮮活,就像《駱駝祥子》裡的祥子,容易引人共鳴。
因為,這些人物原型就是塵世裡普普通通的我們。
#2
三起三落, 悲劇的人生是否必然?
除了理解寫作風格,把握故事起伏,也是讀懂《駱駝祥子》的精髓。
去年中考有道關於《駱駝祥子》的閱讀理解題,題目就是:
為什麼老舍說祥子的命運是必然?
如果僅僅讀完故事,不加思考,很難準確作答。
只有把握住故事起伏,理解祥子的變化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經過了三起三落,這三起三落中有祥子個人的原因,也有時代的因素,才算讀懂老舍的話中深意。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祥子是如何經歷三起三落,從一個懷揣夢想、努力上進的好青年,變成了一個失去希望、被黑暗吞噬的社會垃圾。
▲ 電影《駱駝祥子》劇照
主人公祥子,是個壯實憨厚的鄉下小夥,鄉下沒了土地,活不下去,只好到城裡來謀生。
他沒有別的本領,只能靠力氣賺錢,就做了一名洋車夫。
車夫這行跑一天賺一天的錢,很辛苦,但祥子不覺得苦,因為他心裡有夢。
祥子的夢想,是攢錢買輛屬於自己的車。
▲ 電影《駱駝祥子》劇照
他從早到晚,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著轉的陀螺;他沒有自己,可是在這種旋轉之中,他的眼並沒有花,心並沒有亂,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像自己的手腳的那麼一輛車。
有了自己的車,他便可以不再受栓車的人們的氣,也無須敷衍別人,有自己的力氣與洋車,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
那時候的祥子,就像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
為了省錢,祥子寄宿在劉四爺的車廠,車廠裡管事的就兩人,一個是老闆劉四爺,一個是劉四爺的女兒虎妞。
劉四爺見祥子勤快,常支他幫自己做雜事,祥子也不計較,為了買車的夢想,他可以忍受老闆的壓榨。
終於,省吃儉用三年後,祥子買了車。
拉著屬於自己的新車,跑起來腳下都帶風。
這是祥子人生的第一起。
但好景不長,新車剛買半年,就被軍閥給搶走了,祥子自己也被抓了壯丁。
▲ 電影《駱駝祥子》劇照
這是祥子人生的第一落,這一落,一定要結合著時代背景來看。
祥子的故事發生在二三十年代的北平,當時的中國大地風雨飄搖,軍閥混戰,民不聊生。
祥子的夢想,也是很多老百姓的夢想。
老百姓對生活的要求並不高,有片賴以生存的田地,有份穩定的工作就可以。
但在時代的洪流中,即便是這樣簡單樸素的夢想,也不容易實現。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祥子趁士兵們打敗仗逃了出來,還機緣巧合拉走了軍隊用來運輸物資的三匹駱駝。
回到北平後,祥子把駱駝賣了三十五塊錢。
▲ 電影《駱駝祥子》劇照
因為這件事,祥子被其它車夫戲稱為駱駝,這也是書名的由來。
其實,「駱駝」還有另一層含義,老舍曾說過:
「駱駝因為負重慣了,是走不快的,並且駱駝怕滑,一汪水、一些泥,都可以叫它瘸腿。駱駝的價值全在四條腿上,腿一完,就全完了。
祥子何嘗不是如此,自己的價值全在一身力氣上,只能靠勤勞努力過活,稍遇意外,便可能失去一切。」
祥子下定決心,一定要再攢出來錢來買車。
為了攢錢,他比以前更拼命了,連碗茶也捨不得喝。
後來祥子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給一位姓曹的大學老師拉包月,曹先生為人和善,全家都對祥子很好。
這段難得的歲月靜好,便是祥子人生中的第二起。
可是很快曹先生也遇到了麻煩。
因為不肯給一位學生及格,學生誣陷曹先生在課堂上散布政治言論,政府就派出偵探來抓曹先生一家。
曹家得到消息,連夜出去避難了,但祥子沒跑掉。
偵探自然不會放過敲詐祥子的機會,他逼祥子拿出所有積蓄,否則就要把他當逃兵抓走,老實的祥子沒辦法,只好把自己所有錢都給了偵探。
▲ 電影《駱駝祥子》劇照
就這樣,祥子買車的夢想又一次破滅,這是他人生的第二落。
身無分文的祥子,只好回到劉四爺的車廠,劉四爺的女兒虎妞趁機引誘祥子,假裝懷孕逼婚。
▲ 電影《駱駝祥子》劇照
虎妞告訴祥子,只要娶了自己,就能送祥子一輛車,以後還可以繼承劉四爺的車廠,所有車子都是他們的。
剛開始祥子並不想妥協,因為他想憑自己努力吃飯,而不是依靠虎妞。
祥子內心發生變化,是因為一位姓馬的車夫。
老馬的兒子當兵走了,兒媳婦也跑了,留下一個小孫子與老馬相依為命。
祥子遇見老馬時正值寒冬,老馬剛走進茶館就暈了過去。
善良的祥子給爺孫倆買了十個熱騰騰的羊肉包子,讓他們免於餓死。
這晚,從茶館回去,祥子心裡一片荒蕪。
他一直以為,只要擁有了自己的車,就可以成家立業,擁有安穩的生活。
卻眼睜睜看見,有車的老馬,面對命運的捶打,依然毫無還手之力。
祥子明白了,一切反抗和努力都是沒有用的。
他放棄抵抗,接受了虎妞。
這時候的祥子,和之前那個一心想靠自己把日子過好的祥子,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 電影《駱駝祥子》劇照
為了和祥子結婚,虎妞跟父親鬧崩,劉四爺賣了車廠,揣著錢遠走高飛,虎妞原先想要繼承車廠的計劃落了空。
餘下積蓄,只夠給祥子買輛車。
不過,好歹祥子又實現了有車的夢想。
買車後,虎妞也真的懷孕了。
生活依然艱難,但也還過得去,想到不久的將來就有個孩子叫自己爸爸,祥子又有了力氣。
這是祥子人生的第三起。
然而,上天的打擊並沒結束,虎妞因歲數大難產,搶救無效母子雙亡。
為了安葬虎妞,祥子只好把車賣了,他再一次失去了夢想。
三起三落,除了這些年受的委屈,便什麼都沒有了。
這時祥子發現還有一個人默默支持著自己,她就是鄰居小福子。
▲ 電影《駱駝祥子》劇照
小福子雖然幹著低賤的活,但勤儉善良要強,就像另一個自己。
正好曹先生也回到北平,他答應祥子,可以繼續來家裡拉車,並且同意讓小福子來家中做工,這樣祥子和小福子就能生活在一起了。
然而,就這三起三落後的最後一點希望之光,也終被掐滅。
待祥子帶著好消息,鼓起勇氣去找小福子,小福子卻已不堪生活折磨離世。
祥子來到安葬小福子的墳地,看著十幾個墳頭,不知道哪一個下面是她。這一刻,祥子徹底絕望了。
▲ 電影《駱駝祥子》劇照
之後的祥子,變成了什麼樣呢?
老舍先生有幾處精彩的描述:
他的臉不像原先那麼紅撲撲了,臉色發黃...眼睛很明,可是沒什麼表情,似乎什麼也沒看見。
他的神氣很像風暴後的樹,靜靜的立在陽光裡,一點不敢再動。原先他就不喜歡說話,現在更不愛開口了...除了必須開口,他簡直的不大和人家過話。言語是人類彼此交換意見與傳達感情的,他沒了意見,沒了希望,說話幹嗎呢?經驗告訴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繼續,明天承繼著今天的委屈。
還記得作品最前面,老舍先生對祥子的形容嗎?
同樣是樹,曾經的祥子,是堅壯、充滿生氣的樹。
如今的祥子,是風暴後的樹,一棵不敢再動的樹。
前後呼應你細品,這況味是不是就出來了?
更精彩還在後面這段直擊人心的總結~
祥子心裡有句話:
「當初咱倒要強過呢,有一丁點好處沒有?」
▲ 電影《駱駝祥子》劇照
這句話沒人能夠駁倒,沒人能把它解釋開。
那麼,誰能攔著祥子不往低處去呢?
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著一些公理。
讀到這裡,你才能充分體會,為何《駱駝祥子》又被稱為時代的悲歌,對祥子這個人物的理解,也就深刻了許多!
EASTWEST
大家可能不知道,《駱駝祥子》其實還有一個版本。
1945年它被譯成英文在美國出售,為了迎合當時美國民眾的心理,原來的悲劇結局被改成了祥子、小福子幸福生活在一起。
這樣的結局似乎更為討喜,但我仍鍾情於原版。
每次有家長問,《駱駝祥子》結局會不會太悽慘不適合孩子讀,我都會反問,為什麼你覺得孩子不能讀悲劇。
我們的文藝作品,從來就不缺大團圓,甚至很多時候,還有沒來得及縫合的裂紋,就匆匆圓滿。
圓滿,有時是對現實的弱化,也是對代價的弱化。
我相信,若是老舍先生在世,也斷然不會接受改編的結局。
因為,很多東西不是一個大團圓就能打發的。
最後說說家長朋友們關心的版本問題。
這部作品不建議看刪減版,大家可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全本。
如果擔心孩子閱讀有障礙,也可以選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的「名著導讀版」,這本裡對疑難字詞和部分北京土話做了注釋,方便孩子自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