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養雞解決方案(智慧養雞5萬隻雞1人管)
2023-04-17 14:35:48
1月11日,清晨5點,劉德忠睜開睡眼,走進隔壁的雞舍。寂靜被燈光打破,5萬隻雞被即時「喚醒」,開始了一天的產蛋「工作」。
劉德忠是寧陽縣磁窯鎮大磨莊村西嶺家庭農場(下稱「西嶺農場」)的飼養員,與其說是飼養員,倒不如叫監管員來的貼切。
「喏,這些蛋雞的吃喝拉撒,都是它在管。我的手機上也有軟體,有異常就會自動報警。」劉德忠指著牆上的智能控制箱說道。
雞舍中的智能控制箱。
「農場現在有3棟雞舍,年產無公害鮮雞蛋2000多噸。每棟約5萬隻雞,一個人管理起來很輕鬆,全靠這套智慧化設備。通過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即使我不在現場,也能對雞舍情況了如指掌。」西嶺農場負責人劉新佔說。
6年前,西嶺農場還在使用老式養雞設備,需人工上料、刮糞,效率低、成本高,管理起來很困難。2016年,劉新佔赴國外考察學習,引進了自動化、智能化的先進設備,佔地50畝的「智慧雞場」由此創建。
「這套設備包含餵料、飲水、籠養、光照、環境控制、集蛋、積糞7個部分,能實現自動餵養、上水、撿蛋、清糞,對溫度、溼度、光照的智能化控制。」劉新佔輕輕點開按鈕,雞舍內的噴淋設備便啟動起來,不一會兒,雞舍便籠罩在水霧之中。
雞舍的每一層都安裝有無線溫溼度傳感器、無線光照度傳感器、無線氨氣傳感器等,傳感器將數據上傳至主機,主機通過網際網路雲端將溫溼度、光照度,氨氣信息更新在手機或電腦終端,終端根據設定好的參數進行自動調節。
每棟雞舍約5萬隻雞,只需1人管理。
「各個雞舍的飼養員,每天會將餵料、飲水、產蛋、破蛋和傷亡情況匯報至微信群,這些數據一般是穩定的。一旦某個數據偏離範圍,我們就能馬上去檢查、應對。」劉新佔算了算,用上這套智慧化設備,不僅節約了80%的土地,還減少了人工成本,總體養殖成本下降3%以上。
飼養員每天在微信群匯報雞舍情況。
雞舍裡,雞蛋正通過一條傳送帶,「無接觸式」送入隔壁房間,進行裝箱作業。包裝車間裡,幾位工人熟練地將雞蛋分揀、裝入蛋託。一旁,一盤盤裝好的雞蛋經過噴印機,整整齊齊地被印上「西嶺鳳凰」商標和生產日期。每盒雞蛋的外包裝上,貼著一張印有二維碼的合格證,這就是它的「身份證」。這些雞蛋的「前世今生」,一掃便知。
農場經理劉豔介紹,農場在2010年就註冊了「西嶺鳳凰」雞蛋商標,並通過了農業部無公害產地認證。雞蛋經統一包裝,銷往寧陽、泰安、濟南等地。
由於對營養原料科學搭配、對飼養過程精準把控,這些「溫室雞」產出的蛋,粘稠度高、味道鮮美,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銷售價格比普通市場價每公斤高2元,日銷至少1000公斤。
雞蛋通過傳送帶進入包裝車間。
寧陽縣畜牧中心二級主任科員王偉介紹,西嶺農場已獲得縣畜牧局頒發的山東省智慧畜牧應用基地證書,也是全縣首家智慧畜牧應用基地。他表示,西嶺農場將進一步推動磁窯鎮畜牧業生產整體升級轉型,對標準化、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起到積極的示範帶動作用。
「今天給雞舍打掃衛生,棚頂上掛了灰,該清理一下了。」劉德忠戴上帽子,拿起工具,幹了起來。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孫甲 通訊員 趙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