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上長了個肉疙瘩怎麼回事(肛門處長了肉疙瘩)
2023-04-18 00:53:14
肛門處長了小肉疙瘩是非常尷尬又難言的,再加上部位特殊,很多人發現這個情況之後,並沒有引起重視,最多覺得是痔瘡引起的,但也沒當回事,覺得過段時間就會好了。直到一段時間後,疙瘩沒有消失,不適感加重了,才會引起重視。
為什麼該部位會長出小疙瘩呢?疙瘩一定就是痔瘡嗎?該如何緩解好?可能真相跟你想的並不一樣,早點了解,弄清楚疙瘩的真面目,才能採取措施,從源頭上解決這個問題,事關健康,不要因為尷尬而不重視。
為什麼會長疙瘩?
跟不健康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有關,現在很多人的飲食都偏愛重口味,喜歡吃麻辣燙、火鍋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大量抽菸喝酒。雖然吃的時候很爽很過癮,但之後會影響到腸道的正常消化,腸道蠕動速度減慢,排便時容易產生疼痛,腸道黏膜易受損,誘發痔瘡了,就會長疙瘩。
過於懶惰,缺乏運動,特別是久坐不動的上班族,一坐下來基本就是一整天,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和血液流通速度慢了,腸道會受到擠壓與刺激,容易便秘、長痔,也容易長疙瘩。
平時不注意衛生,沒有養成每天清潔的習慣,還總喜歡蹺二郎腿,使該部位處於潮溼的環境中,就會引起細菌感染,皮膚也會瘙癢,如果是易過敏體質,此處皮膚可能就會長小疙瘩。
如果腸道裡長了息肉,人在排便的時候,息肉容易往下垂,感覺像長了疙瘩一樣。
了解了長疙瘩的一些原因,相信大家對疙瘩是什麼,應該就不會局限於只是痔瘡了,確實,疙瘩很可能是痔瘡,但並非絕對,也可能是皮膚過敏所致、腸道息肉,或者是其他一些肛周疾病。
是什麼原因,就要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來緩解,痔瘡最常見,若是痔瘡,一定要調整飲食,菸酒、火鍋、油炸燒烤等重口味食物儘量少吃,平時應當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喝水,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促進排便,緩解不適。
也要養成好的排便習慣,不要憋便,排便時間控制在5-10分鐘是足夠的,如果平時排便不太順暢,建議選擇蹲廁,少用馬桶,或者坐馬桶時,下面放一個小板凳,對促進排便有幫助。
若是皮膚問題,平常一定要注意衛生與清潔,勤換洗內褲,保持該部位的乾燥與乾淨,少穿緊身褲、少蹺二郎腿,多加運動。
如果是腸道健康出現問題了,查出具體的毛病,並積極治療,若是長了息肉,可根據息肉的類型選擇改善的方式,但要警惕息肉有癌變的可能,不能拖著不治。
若是一段時間之後,還是沒有得到緩解,反而越來越疼痛,甚至有時候能排出血便,排便也越來越不規律,或許病情進已發展了,最好及時去檢查一下。
綜上所述,肛門處長了肉疙瘩,多半跟以上幾個因素脫不了干係,可能是痔瘡,但還有其他可能性,別斷定疙瘩就是痔瘡,對症緩解,才會有效果,盲目緩解,或者覺得尷尬一直拖著,都是不可取的。
,